國白宮發言人站在發言台前,身後星條旗靜靜垂落,其麵色冷峻地發表聲明:“法國與英國之間的爭端,屬於北約內部事務,國秉持不乾涉盟友內政的原則。但德國已退出北約,國將密切關注德國的一舉一動。”這番話,無疑是對德國的警告,不許其插手法國事務。
國的施壓,伊琳娜並未退縮,因為他的背後同樣是有著強大的後盾。波斯共和國率先發聲,力挺德國,表示願與德國攜手維護歐洲和平。大鵝也趁勢表態,隻要法國允許鵝軍進駐,鵝方願意為法國提供援助。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馮俊旗下的光環防衛的動作。在伊琳娜表態支持馬喜龍後,波斯境內的光環防衛軍隊調動頻繁,德國上空也不時出現奇形怪狀的飛行器和不明飛行物,給緊張的局勢又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國是盟友,但鑒於光環防衛強大的軍事力量,英國不敢將事態進一步擴大。此時的法國,街頭遊行、本土居民與移民的衝突仍在持續。英德雙方也僅派遣特種部隊,開展滲透破壞行動,局勢暫時維持在微妙的平衡之中。
而遠在幕後的馮俊,卻因為末世突發狀況,不得不匆匆趕回。臨行前,他將歐洲事務全權交給伊琳娜,並指示維克托帶領光環防衛全力配合,若對方敢挑起戰爭,就讓歐洲再次經曆世界大戰的洗禮。
八月至九月底,末世氣候罕見回暖,氣溫升至0°以上。輻射雲雖仍漂浮在天空,但相較以往已大幅減少。這是超級核冬天過後首個溫暖年份,讓幸存者們看到了往昔世界的一絲影子。
此前戰爭中,馮俊已統治魯、豫、鄂及殘破的徽省。南方火線聯盟在馮俊的軍事和內部壓力下,與他達成聯盟協議。馮俊以幫助壓製血巢生成的屍潮為由,在南方五省部署了大量駐軍。曾投降的張玉立,帶領二十萬護教軍,後被打散整編為第六軍團,人數擴充至近三十萬。
整編後的第六軍團,並未繼續留在南方與火線聯盟周旋,而是被調往北方冀、晉兩省交界地帶,作為守備探索兵團。之前胡坤的第五軍團也擴充了兵力,進駐火線聯盟境內。他們以對抗屍潮為幌子,控製重要節點,拉攏流民和小勢力,暗中削弱兩大家族和三大城邦的勢力,逐步分化瓦解對手。
馮俊之所以匆忙趕回末世,是因為張玉立的第六軍團在魯冀交界處的德州市遭遇棘手難題。一個突如其來的強敵,正在向著第六軍團發動猛烈的進攻。而馮俊再回來之後也是立即知道了事情的重要性,便立即抽調精銳部隊出發支援。
新秩序號盤旋在距離地麵80公裡的大氣層中間層上層,周圍五艘天罰級天空驅逐艦伴飛,組成了此次支援的主力艦隊。新秩序號艦體龐大,流線型的艦身閃耀著金屬光澤,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冷峻的光芒。五艘天罰級天空驅逐艦呈扇形分布,它們艦身巨大,猶如天空中的鋼鐵堡壘,艦身上的武器係統閃爍著寒光,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飛行器和小型天空驅逐艦穿梭飛行,場麵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