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世界之中,劉邦手一抖,把一根胡子拔下來,頓時痛的齜牙咧嘴。
“這個朱棣,簡直和項羽一樣蠢啊。”
“連這種穩贏的仗都能打輸?”
“朕改主意了,以後還是繼續叫朱棣做小項羽吧。”
幾名大臣對視一眼,心平氣和。
嗯,這種剛說完馬上自己打臉的說話風格,確實是咱們家陛下沒錯了。
陳平試探性地開口。
“陛下這是不再相信朱棣能贏了?”
劉邦哈哈笑了起來。
“不,朕還是覺得朱棣能贏。”
陳平吃驚地看著劉邦。
“陛下何出此言呢?”
劉邦收起不正經的表情,目光深邃。
“朱棣的失敗,並不是一次兩次,但每一次失敗過後,朱棣都會重新奮起,懷著更大的鬥誌踏上新的征程。”
“像他這種人,往往會無數次的和危險擦肩而過,最終走向成功!”
劉邦突然嬉皮笑臉。
“就和朕一樣,哈哈哈!”
眾人一片無言。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笑了起來。
“朕覺得朱棣會贏。”
這一次,劉秀沒有谘詢臣子們,直接給出了答案。
宋弘有些驚訝。
“陛下何出此言?”
劉秀敲了敲皇位上的扶手,淡淡道
“百折不撓,方為人上人。”
“朱棣具備了這樣的潛質。”
馮禹皺眉道
“臣覺得,朱棣此次失敗之後,他南下的戰略已然破產。”
“他若是繼續質疑南下,勝敗的可能性超過八成。”
耿弇麵無表情地開口。
“不,我覺得朱棣勝利的可能性超過八成。”
馮禹震驚地看著這個第一次跟自己意見不合的老搭檔。
“老耿,你沒說錯吧?”
耿弇破天荒地笑了一笑。
“將為軍膽,朱棣渾身是膽,故而能勝。”
大隋世界之中,太子楊勇大失所望。
“這朱棣居然輸了?唉,真是個沒用的家夥。”
楊廣已經得意了起來,笑道
“皇兄,你雖然提前預判到了朱棣的戰略,但肯定沒想到朱棣這個所謂的南下一搏結果是失敗吧?”
麵對楊廣的冷嘲熱諷,楊勇無言以對,隻能低頭。
但就在此時,作為皇位上的隋文帝楊堅突然開口。
“朕覺得,朱棣能贏。”
楊廣猛然抬頭,不敢置信地看著隋文帝。
“父皇,您真不是在開玩笑?”
隋文帝笑了笑,摸了一下已經發白的胡須。
“朱棣身上,有帝王之氣。爾等,怕是難以理會。”
楊廣無語。
什麼狗屁帝王之氣,信你個鬼。
父皇怕不是為了給大哥撐腰,故意這麼說吧?
楊廣突然心中一驚,忙道
“父皇說的對。”
顯然,楊廣將隋文帝說的這番話,視為對楊廣的敲打!
隋文帝看到楊廣惶恐的表情,笑了笑。
這個兒子,心思活絡,也孝順。
但有些時候,就是想太多了!
大唐世界之中,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激動了起來。
李建成笑道
“我就知道,朱棣想要以藩王之身對抗朝廷大軍,怎麼可能贏呢?”
李元吉搖頭晃腦,表情非常的得意。
“這徐輝祖和平安還是不行啊,竟然沒弄死朱棣這個心懷叵測的亂臣賊子,嘖嘖。”
話是在說朱棣,但李元吉的眼神一直都在李世民的身上轉悠著。
李世民忍無可忍,正打算開口,但李淵卻先說話了。
“建成、元吉,朕覺得你們說的不對。”
李建成和李元吉頓時愕然。
啥意思?
難道父皇竟然開始偏心李世民了?
李淵咳嗽一聲,道
“朕突然有一種感覺,這朱棣雖然失敗了,但隻要渡過睢水,他……應該能贏。”
李元吉傻眼了,過了好幾秒才開口
“父皇您不是在開玩笑吧?朱棣才剛剛吃了一場大敗仗啊!”
李淵笑了笑,不是很肯定地開口道
“朕也不知道為什麼,但心裡就是有這麼一種感覺,一定要解釋的話,這種感覺或許就叫做……”
李淵頓了頓,將那個詞語說了出來。
“……天命所歸?”
大宋世界之中,趙光義長出一口氣。
“嘿,這朱棣剛剛還真把我嚇了一跳,以為他真能直撲京師呢。”
“燕雲十六州的士兵,在北方作戰固然是凶猛了,可來到江淮地帶,也就那麼回事嘛。”
趙普難得地沒有反對趙光義的意見,緩緩道
“四月份,江淮地帶已經開始進入夏季,南方的炎熱對燕雲十六州的北方士兵來說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挑戰,燕軍若是繼續南下,怕是要全軍覆沒了。”
趙光義哈哈大笑。
“也不知道遼國人有沒有在看這個金幕,若是有的話,那他們也應該知道,南下侵擾中原,隻有死路一條!”
“皇兄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趙光義原本以為這番話會得到趙匡胤的熱烈響應,沒想到趙匡胤反而皺起眉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過了好一會,趙匡胤才不太確定地開口。
“朕剛剛有一種玄之又玄的感覺,這朱棣,或許真的能贏。”
“啊?”趙普和趙光義都愣住。
趙光義不以為然地開口道
“皇兄這是什麼話,朱棣剛剛吃了一場這麼大的敗仗,麾下眾將又人心浮動,他拿什麼來贏?”
趙匡胤吐出一口濁氣,有些心虛地笑道
“可能是朕的誤判吧,哈哈哈。”
趙光義忙道
“皇兄可不能被這金幕視頻之中燕雲十六州軍隊的戰鬥力嚇到了,遼國人可沒有明朝這種大炮和火槍,咱們完全不虛遼國的。”
趙匡胤點了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讓工匠們一定要抓緊研製,這大炮和火槍若是真的搞出來了,大宋收複燕雲十六州就是板上釘釘!”
大明世界之中,氣氛相當古怪。
群臣看向朱棣,表情都很微妙,心中各種念頭層出不窮。
“燕王這是輸瘋了,想找死?”
“可憐的燕王,明明勝利就在前方,但還是要輸。”
“看來藩王終究是撼動不了朝廷的力量,陛下廢黜藩王分封領兵製度,似乎有些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