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李世民看穿閹宦掌權本質,罪魁禍首竟是朱元璋?_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 第132章 李世民看穿閹宦掌權本質,罪魁禍首竟是朱元璋?

第132章 李世民看穿閹宦掌權本質,罪魁禍首竟是朱元璋?(1 / 2)

胖子本就多汗,此刻的朱高熾,額頭更是汗如雨下。

自己就是仁宗,被皇爺爺這麼當麵怒噴,簡直就是無地自容啊。

朱元璋見朱高熾這般模樣,心中怒火消散不少。

畢竟是孫子嘛,看起來總是比朱棣那個逆子要順眼不少的。

朱元璋擺了擺手,淡淡道

“你如今還沒死,諡號更是沒影的事,仁宗和你並無關係,朕也不是在罵你。”

“但朕的話,你記住了?”

朱高熾表情變得嚴肅起來,恭敬道

“孫兒謹記在心。”

朱元璋點了點頭,站了起來,用力地拍了一下朱高熾的肩膀。

“記住,皇帝的仁慈,永遠都隻能用在老百姓身上。”

“至於臣子和官僚?該殺就殺,該罵就罵,不必假以辭色。”

“大明沒有門閥,有的是千千萬萬的科舉士子。”

“這些士子代表的是無數的老百姓,隻要他們支持你,你就有無窮無儘的力量,不用擔心殺官太多無人可用,了不起就讓科舉多錄取一點人,多開幾次恩科嘛!”

“好了,跟朕回去吧。”

朱元璋帶著朱高熾,回到了大殿之中。

朱棣滿腹疑惑地盯著朱高熾,又不敢問。

朱元璋剛剛就沒帶朱棣過去,擺明了不想讓朱棣聽到嘛。

算了算了,回東宮再問就是。

俺的兒子,還能逃過俺的五指山?

朱棣想著,又得意起來。

然後就被一腳踹中。

朱元璋怒氣衝衝地開口。

“你看看你怎麼教育後代的?這點道理都不懂,還需要朕親自出馬!”

朱棣懵了。

父皇,你罵就罵朱祁鎮爺爺好了,彆罵俺啊。

再說了,俺爹就是你,俺不行,你是不是也有責任?

當然,最後這句話,朱棣是打死也不可能跟朱元璋當麵說的。

朱元璋教訓完朱棣,凝神看向金幕。

畫麵中,一名官員長跪不起。

明明大同臨時行宮麵前是一條寬闊的大馬路,但這名官員偏偏就不跪在大馬路上,而是跪在了馬路旁邊的草裡。

雨水不停落下,更顯得這名官員的狼狽。

隻見他抬起頭來,高聲道

“臣戶部尚書王佐,鬥膽請陛下即刻回返京師!”

在不遠處,幾名守門的士兵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和王佐一樣的是,他們也淋成了落湯雞。

行宮之中,王振正在接見一個人。

【大明正統朝欽天監監正,彭德清。】

彭德清一副道士扮相,仙風道骨,飄然出塵。

王振疑惑道

“監正為何來訪?”

欽天監是一個很特殊的部門,畢竟它負責的是“觀測天象”。

是以,王振能以“陛下需要靜養”為由將王佐等人直接攔在行宮大門外,但彭德清這個欽天監監正還是要見一麵的。

彭德清咳嗽一聲,正色道

“下官今日和欽天監諸位同僚夜觀天象,隻見紫微星晦暗不明,顯然和帝星犯衝。”

“還請王公公轉告陛下,大同已成凶地,若陛下長留,恐有大患!”

王振聞言,頓時大怒,一拍麵前桌子。

“好啊,原來彭監正也是幫那些家夥來給陛下當說客的?”

“來人,送客!”

彭德清心中一凜,忙道

“王公公,下官當真是觀看天象的,若有虛假,願以身家性命陪葬!”

王振微微一怔。

大明時代,信命的人是非常多的。

像這種太監,成了無根之人後,就越發信命。

欽天監監正,無疑是大明最為正統的“相士”。

難道說……

王振沉吟片刻,哼了一聲。

“若天命如此,彭監正多說何益?”

彭德清被兩名衛士架走。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到這裡,也不由啞然。

秦始皇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名字。

徐福!

扶蘇顯然也想到這個,便笑道

“這彭德清裝神弄鬼的本事,比徐福是要差多了。”

秦始皇麵無表情地看了扶蘇一眼。

扶蘇心中一緊,忙道

“父皇火眼金睛,洞察了徐福小人的陰謀,是以這種裝神弄鬼之術,也就隻能騙騙王振這般閹宦了。”

秦始皇哼了一聲,道

“今後你若治國,似這種欽天監監正的話,不可偏聽偏信,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扶蘇聽到秦始皇口中竟然說出儒家聖賢的名言,心中也是驚訝,道

“兒臣恭聆父皇教誨,就是兒臣有個疑惑,究竟這種相士之說,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呢?”

扶蘇當然不是蠢到連一點判斷的能力都沒有,而是希望秦始皇能給一點更加具體的方向。

秦始皇沉吟數秒,若無其事地開口。

“你覺得好聽的便是精華,不好聽的自然就是糟粕了。”

扶蘇瞪大眼睛,差點噴了出來。

這也行?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連連搖頭。

“區區一個太監,竟然能獨掌大權,連尚書這種高官都無法繞過王振見到皇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高熲也是頗為無語,道

“這明朝可是大隋之後的王朝,怎麼就不能吸取先前王朝的教訓呢?”

即便是在隋朝,任何一個讀過史書的人,都對東漢王朝末期宦官主導的那段黑暗曆史印象深刻。

若是提到結黨,曆史愛好者們往往會想到大唐的“牛李黨爭”以及大明的“閹黨東林黨之爭。

但實際上,東漢王朝由士大夫反抗宦官而引發的兩次“黨錮之禍”,才是華夏大一統王朝有史以來最早的黨爭!

以及,兩次黨錮之禍都以東漢閹黨勝利而告終。

是以,從東漢滅亡之後,接下來的所有統治者都對太監這個群體極為警惕。

直到大隋現在為止,太監都沒有獲得過任何一次靠近權力中樞的機會。

這就是高熲等大隋臣子大惑不解的地方。

這大明,怎麼就不吸取曆史教訓呢?


最新小说: 讓你裝傻,你把皇帝逼退位了? 修行十三年,才獲得二郎真君傳承 大秦係列:穿越成嬴虔 剛進入六扇門,罪犯係統什麼鬼? 劍修,狗都不談 獸源史詩 貪戀她 一世豪權,一世月明 滿門儘滅的宇智波沒有格局 [綜英美]哥譚鼠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