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如今已經融入華夏之中,成為了唐人的一員。”
“鮮卑文明之中那些也曾經輝煌燦爛過的地方,如今也是咱們大唐留給華夏後代們珍貴的遺產。”
蕭瑀連連點頭,道:
“誰說不是呢?鮮卑以前是異族,自周太祖之後就是華夏的一部分。”
“華夏並非固步自封的文明,華夏從來都願意接納更多的新鮮血液,才能一步步從周朝開國時候的關中一隅之地擴展到如今據有整個遼闊天下。”
“像大清這些皇帝們的方式,臣可以非常肯定,將來這些女真人後裔必然還是和華夏人格格不入,除非能將他們徹底殺到害怕,不得不融入華夏為止。”
李淵連連點頭,感慨道:
“朕也看出來了,建州女真才是真正的非我族類,這樣的民族縱然能因緣際會強盛一時,但很快就會變成暮氣沉沉的王朝。”
“若是早些像大元那樣滅亡,或許還能算是做點貢獻。”
“但凡能撐過百年,對華夏聞言怕就是史無前例的浩劫了。”
李淵作為大唐的開國皇帝,很多地方或許比不上自己的兒子李世民,但該有的眼光他是一點也不缺少。
一個王朝今後的命運、風格和氣質,早在王朝開國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
強漢如此,盛唐亦如是!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乾隆皇帝心中想要效仿和追隨的對象,並非他的父親雍正,而是祖父康熙皇帝。】
【故而在剛剛登基的時候,乾隆皇帝以“寬仁”的口號治國,廢除了雍正時期許多被人所詬病的嚴厲政策,同時也給被自家父皇弄死的諸多叔父、伯父們恢複了該有的爵位和地位。】
【文字獄作為雍正時期最讓人聞風喪膽的迫害方式,自然也被乾隆束之高閣不再啟用。】
【由於文字獄在雍正後期已經脫離原本用來迫害漢文明的構想,成為了對滿、蒙、漢在內所有臣民無差彆攻擊的大殺器,故而乾隆的這一係列舉措獲得了所有臣民的稱讚。】
金幕之中,年輕的乾隆皇帝悠然坐在皇位上,麵帶笑容地看著一份份歌功頌德的奏折,嗬嗬直笑。
“皇考所作所為,還是太偏激了。”
一名頭戴皇後冠冕的女子站在乾隆皇帝身後,輕柔地給乾隆皇帝按著肩膀,笑道:
“陛下,您這麼說,老人家在天之靈聽到了可是會不高興的。”
【大清皇後,富察氏。】
乾隆嘿地一笑,道:
“有什麼不高興的?朕現在治下的大清,臣民安樂,國力富庶,比皇考在位的時候強多了!”
“他就算是活過來了,也得承認朕和皇祖的治國之道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
“嚴刑峻法這種法家的思想,根本就不適用於咱們大清這樣國土浩瀚遼闊的國家,還是要以儒家的寬仁之道治國,才能確保大清世世代代,永保江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