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在安史之亂的時候,就以瞎指揮出了名。
不然,大唐也不至於丟掉長安,整個關中都被安祿山的叛軍霍霍。
李績乾笑一聲,心中又暗罵了一通李靖。
這個李藥師,滑頭!
知道這件事情十有八九會扯到皇帝,尤其是大唐皇帝李隆基的身上。
故意裝睡,推我李績這麼一個老實人來回答。
“殿下,確實是這樣。所以有些時候,前線將領們做出一些看起來很愚蠢的決定,未必就是他們真的愚蠢。”
後半句話李績自然是不會說的,但李治卻已經了然於胸。
“李績大人,不都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嗎?”
李績的笑容越發乾燥了。
這一刻,李績是真恨不得把李靖那裝睡的老東西狠狠地踹上幾腳。
這老滑頭!
就在此時,李靖的聲音突然響起。
“殿下說笑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種話,也就騙騙那些傻子。”
“彆的不說,就說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廉頗王翦李牧,再加一個蒙恬,哪個敢這麼做的?”
李治頓時啞然。
想了想,好像還真是。
打贏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贏稷下旨讓白起繼續圍攻趙國都城邯鄲。
白起直接上一份奏章,說打不了,打了必敗無疑。
這不就是典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
結果呢?
白起當場免去主帥之位。
再然後?
邯鄲確實是打輸了,成就了魏國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的美名。
但判斷對的白起,下場如何?
被贏稷直接弄死。
趙國的李牧也不用說了,趙王遷一份旨意,李牧和司馬尚就在趙軍大營,成千上萬趙國將士眾目睽睽之下被弄死。
還有王翦,出征楚國帶了秦始皇六十萬大軍去,隔三差五就寫奏章回來給秦始皇。
陛下,賞點美人吧。
陛下,賞點田地吧。
陛下,賞點金錢吧。
這哪裡有一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樣子?
倒還真就是這個樣子,才讓王翦得以善終。
王氏也因為王翦這個始祖,先後成就了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在華夏曆史上的赫赫盛名。
李靖含糊地笑了一聲,開口道: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臣之道,不可逾越。”
“哪個臣子要是真以為隻要為了獲勝就能違抗君王的命令,那老臣的評價就是——死有餘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