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漢城朝鮮王宮之中,李昖不敢置信地看著麵前的楊鎬。
“楊大人,你說真的?”
“倭寇真的退兵了?”
這個消息對李昖來說,確實非常離譜。
明明倭軍距離漢城不過幾天路程,怎麼就突然撤退了呢?
楊鎬得意洋洋,傲然開口道:
“大王之前還埋怨我,如今事實擺在眼前,不知大王覺得如何?”
李昖身體激動得顫抖起來。
下一秒,李昖跳起來,直接抱住了楊鎬。
“楊大人,你就是朝鮮的大救星啊!”
“予要在朝鮮給你立生祠!”
楊鎬看到李昖這般模樣,心中得意不必多說。
什麼朝鮮國王,楊某人在這裡,還不是把他拿捏?
哼,楊某將來可是要進入大明內閣,出將入相的人物。
小小朝鮮、倭國,根本就不在話下!
但楊鎬總算還是沒有徹底被李昖的吹捧失去理智,婉拒了李昖立生祠的做法。
開什麼玩笑,要是讓朱翊鈞知道楊鎬的生祠在朝鮮立起來了,這位年輕叛逆小心眼的皇帝,不是分分鐘把楊鎬拉進黑名單?
大明文官集團對朱翊鈞是非常了解的。
朱翊鈞畢竟隻是一個人。
大明文官集團,可是從科舉之中殺出來的,千百個智慧站在世間頂峰的人。
千百人當世最聰明的人,一心一意去研究一個從小在深宮長大,一言一行都活在所有人注視下的年輕皇帝。
這有什麼難的?
反之,讓朱翊鈞去了解這千百個文官,那就千難萬難了。
楊鎬對著李昖笑道:
“請大王放心,我這就去和麻貴將軍說一下,讓他派兵追擊倭寇!”
“哼,可不能讓倭寇就這麼跑了。”
【明軍在得知倭軍撤退的消息後,很快派兵追擊,並先後在錦江、青山、文義等地爆發了戰鬥,斬殺了數百名倭軍。】
【但由於明軍數量畢竟有限,倭軍也並非敗退,故而大部分倭軍在離開時還是頗為從容。】
【而且由於自知此番撤離恐怕再有歸來日,倭軍在南撤的路上越發殘暴,割取了上萬顆鼻子以充作軍功。】
【由於連續的大雪,倭軍第二次征討朝鮮的陸地戰爭暫時陷入停滯,海洋又一次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在元均領著朝鮮水師於漆川梁慘敗後,李昖不得已之下,隻能再度將李舜臣啟用為三道水軍統製使,掌管整個朝鮮海軍。】
畫麵一轉,已經是朝鮮海軍的營地。
【珍島。】
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金幕中。
他便是朝鮮在上一次抗倭戰爭中屢建奇功的名將李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