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不但不再上朝,而且也不再任命新的官員。】
【無論是內閣大學士,還是六部官員,或者都察院禦史,乃至六科給事中等等,在這些官職出現空缺之後,朱翊鈞都直接選擇了無視。】
【非但如此,朱翊鈞連內閣大學士們也不再經常召見了。】
【一開始,朝臣們還以為是朱翊鈞皇帝的自尊心作怪,還有不少人上奏折打圓場,希望能消除朱翊鈞這種幼稚不成熟,不願意麵對失敗,隻會逃避和徹底擺爛的心態。】
【此時,朝堂上的爭議集中在了礦稅監上。】
【經過幾年時間的磨煉,礦稅太監們已經徹底放開了手腳,無所不用其極地斂財。】
【大明兩京十三省都有礦稅太監們的存在,三百六十行全部都需要交礦稅,從官員到百姓都有許多人因為礦稅而家破人亡,民怨沸騰。】
“民怨沸騰?”朱翊鈞看著手中的奏折,發出一聲冷笑。
“朕平定了哱拜和楊應龍,擊退了倭寇,大明的軍隊天下無敵,還怕這點民怨?”
“哼,這些混賬臣子,一天天就知道危言聳聽,想要用這種話來嚇朕?”
“他們想都彆想!”
【在叛逆心態的作用下,朱翊鈞完全將臣子視為敵人,拒絕聽從和相信臣子們的奏折。】
畫麵一轉,已經到了大明的京城郊外。
正是勃勃生機的春天,兩側的田地卻沒有任何耕作的動靜。
許多瘦骨嶙峋的老百姓,猶如一群僵屍般緩緩朝著京師而去。
但半路就被一支軍隊攔住。
“爾等想要做什麼,造反嗎?”
聽著為首軍官的厲聲喝問,一名麵黃肌瘦的老者苦笑道:
“軍爺您說笑了,我們家裡的田地和宅子都被礦稅監們收走了。”
“前來京城,隻是希望朝廷和陛下能給我們一條活路!”
軍官冷笑一聲。
“給你們一條活路?上麵有命令下來,爾等必須立刻遠離京師,否則後果自負!”
老者臉上露出畏懼的表情,遲疑了片刻後,拉著身旁兩名幼童一瘸一拐地轉頭離開。
然而在老者身後,絕大部分瘦骨嶙峋的老百姓卻並沒有停下腳步,依舊緩緩朝著京師的方向前進。
“我們好餓。”
“給點吃的吧。”
“再忍忍,去到京城,陛下一定會派人給我們吃的。”
軍官大喊大叫,想要阻止百姓們前進。
但百姓們此刻已經餓紅了眼睛,心中將京師當成了活命的希望,哪裡還願意聽從他的命令?
軍官見狀,一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