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彥聞言也是連連點頭,推波助瀾。
“江南距離金國中都可是有數千裡之遙,金國是斷然不可能奈何得了江南的。”
兩人的意見非常簡單。
打不過,難道還不能跑了?
趙構一聽,立刻怦然心動。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但馬上,他又開始犯難了。
“李綱卿家和宗澤卿家等人恐怕不會喜歡這個主意,不,他們肯定會反對這個主意的。”
黃潛善趁熱打鐵,開口道:
“所以現在問題不就又回來了嗎陛下,李綱是絕對不能繼續留在大宋的相位上了。”
如今大宋的宰相們之中,李綱位列左相,排名第一。
黃潛善是右相,排名第二。
汪伯彥作為樞密正使,排名第三。
兩人都位在李綱之下,對於這種情況極為不滿。
趙構聽完兩人對李綱的攻訐,依舊遲疑。
“唉,其實朕也不喜歡李綱,但他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分量實在是太重了。”
黃潛善看出了趙構內心之中的動搖,正色道:
“臣就直說了吧,陛下若是想要移駕南遷,有李綱在,此事斷無能行之理。”
“究竟何去何從,是要保住李綱等待金人怒而興師,還是南遷保證陛下您的安全,儘在陛下一念之間!”
趙構糾結良久,終於下定決心。
“罷了罷了,朕倒也不是怕死,隻是如今大宋天下儘係於朕之一身,朕實在是不敢出什麼差錯啊。”
“等會就召集群臣議事吧。”
【正如黃潛善和汪伯彥所料,趙構南遷的提議遭到了李綱的激烈反對。】
【趙構見狀,認為李綱是不將趙構的安危放在心上,從而徹底記恨上了李綱。】
【很快,趙構就下旨批準了黃潛善和汪伯彥等人的奏章,撤銷了剛剛成立不過兩個月的河北西路招撫司和河東招撫司,將張所、傅亮兩位正積極在黃河以北招兵買馬的主戰派大臣撤職流放。】
【此外,黃潛善、汪伯彥又發動諸多禦史言官上奏折瘋狂彈劾李綱。】
一份李綱親筆所寫的請辭奏折很快就放在了趙構的麵前。
這倒不是說李綱想要撂挑子。
按照大宋立國以來的慣例,宰相隻要被禦史言官彈劾,就會主動上奏折請辭。
皇帝若是支持宰相,自然駁回奏折,如此宰相也就有了底氣去壓製言官。
皇帝若是不支持宰相,那麼就可以批準奏折讓宰相辭職,也算是給宰相一個體麵。
趙構看著這份奏折,沉吟片刻,提筆寫下了批示。
“……論人臣之大戒,罪莫過於擅朝。置輔相於仰成,責尤嚴於誤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