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的問題,就出在了那位葉卡捷琳娜一世女皇身上。
她的出身非常卑微,隻不過是一個立陶宛的農民之女。
她在一次戰爭中被俄羅斯軍隊俘虜,隨後陰差陽錯之下成為彼得大帝的女人,並成為了彼得大帝的第二任皇後。
由於彼得大帝生前並沒有指定繼承人,作為皇後以及俄羅斯副王的葉卡捷琳娜趁機和大臣緬什科夫合作發動了一場政變。
政變的結果是葉卡捷琳娜登基成為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而沙皇俄國的實際行政權落到了緬什科夫手中。
過去這段時間的大清和沙俄之間的談判,實際上是由緬什科夫主導的。
葉卡捷琳娜一世先嘗試了一下收回權力,但作為一個農民女兒的她的確缺乏相應的能力,幾個月下來碰了一鼻子灰。
於是她就沉迷於美色,不,應該說是男色之中。
一個很少被人注意到的事實是,不是隻有男性縱欲才會短命,女性縱欲一樣也是會短命的!
才縱欲幾個月的時間,這位縱欲過度的葉卡捷琳娜一世女皇陛下身體就徹底搞垮了,患上了極為嚴重的心臟病。
然後,這位總計在位不過一年時間的女皇陛下就死了。
臨死前,葉卡捷琳娜一世原本打算讓親女兒伊麗莎白繼位,但緬什科夫卻擔心伊麗莎白繼位後對己不利。
於是緬什科夫就哄騙因為重病已經神誌不清的葉卡捷琳娜一世冊立彼得大帝一世和前妻的孫子(兒子已死)為新的沙皇。
這位沙皇也就是彼得二世。
彼得二世並沒有什麼根基,朝政大權依舊掌控在緬什科夫手中。
皇位的更替必然會帶來朝堂一定程度的動蕩,任何國家都是如此。
所以此刻掌管朝政的緬什科夫急切地需要穩定住外部局勢,絕對不可能在這種時候和任何外國發動戰爭。
早在得知葉卡捷琳娜一世病重而且病情無法挽回的時候,緬什科夫就已經派人用最快的速度抵達大清京師,要求托爾斯泰伯爵必須穩住大清,割讓整個布裡亞特也都可以接受。
所以托爾斯泰才會在幾天裝模作樣的考慮過後趕緊入宮求見。
他也害怕大清得知沙俄皇位更替之後生出更強烈的野心,比如——土爾扈特蒙古,或者西伯利亞其他沙俄領土。
眼下見康熙做出承諾,托爾斯泰也就鬆了一口氣。
在大清也有一段時間了,托爾斯泰伯爵已經搞清楚了華夏皇帝的本色。
華夏的皇帝們可不像西方的國王、諸侯一樣,喜歡把說過的話當廁紙。
華夏皇帝,講究的是金口玉言,絕無更改!
既然康熙已經答應了沙俄的求和,那麼接下來縱然雙方會在小細節上有一些爭執,但和平的大方向是不會變動了。
這一刻,托爾斯泰伯爵由衷地敬重起東方大國的先輩們。
信守承諾,才是一個真正出色的文明啊!
帶著這樣的感慨以及完成任務後的輕鬆,托爾斯泰向康熙告辭,離開了紫禁城。
等托爾斯泰離開後,康熙皇帝又一次把金幕呈現出來,繼續觀看上麵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