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叫做揚長避短,也是南宋在多年和金國戰爭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金國擁有遼國五京,除去位於燕雲十六州的南京(也就是後來的金國中都)之外,剩餘四京都位於漠南大草原上。
而且金國還占據了整個河北,戰馬資源可以說是遠勝大宋。
金國不需要思考什麼新戰術,隻要將騎兵發揮到極致,足矣。
反之,南宋沒有足夠的戰馬來組建大規模的騎兵,那就隻能想辦法,也就是“變”。
變,則通!
劉錡的戰法,就是這種“變”的結果。
以巨盾兵在前,長槍兵協同巨盾兵在後。
弓箭手在長槍、巨盾兵抵擋騎兵攻勢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對騎兵進行殺傷。
兩肋的少量騎兵,一可以作為機動支援,二來也能在對方騎兵敗退的時候進行反衝擊。
忽必烈撫摸著胡須,微笑道:
“劉錡的陣型,屬於南宋針對騎兵的特化版本。”
“這種陣型戰術,朕其實也是很熟悉的。”
沒錯,在蒙古滅宋的過程中,忽必烈就經常要麵對這樣的戰術!
鐵穆耳立刻就被吸引了注意力,開口道:
“皇祖,咱們大元是怎麼破解這種戰術的呢?”
忽必烈笑嗬嗬地開口道:
“其實咱們大元也沒有完全破解這種戰術,能滅掉南宋,一方麵是大元騎兵更強,另外一方麵是南宋的確也是內憂外患,到了該滅亡的時候了。”
從正式開戰算起,蒙古滅亡金國用了二十三年,滅亡南宋則用了整整四十四年,幾乎是滅亡金國的兩倍時間。
就連蒙古帝國大汗蒙哥都在禦駕親征南宋四川的時候,被宋軍轟死在了釣魚城下。
整個大蒙古帝國的擴張路上,什麼基輔羅斯諸公國(俄羅斯前身),什麼神聖羅馬帝國、波蘭王國、匈牙利王國、阿拉伯帝國等等,全都是渣渣。
就連號稱“拯救阿拉伯世界”,在敘利亞一帶擊敗蒙古騎兵的馬穆魯克王朝,其實也是吃了蒙哥身亡,蒙古西征軍主帥旭烈兀回去幫哥哥們搶大汗的紅利。
馬穆魯克埃及人擊敗的,隻是旭烈兀留在西亞看家,由部將怯的不花率領的一支蒙古偏師。
說打敗怯的不花就等於擊敗了蒙古帝國,和隻看了一場怛羅斯之戰高仙芝的失敗就認為大唐打不過阿拉伯帝國一樣搞笑。
毫不誇張地說,當時的歐亞非大陸,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抵擋蒙古帝國舉國之力的征討。
南宋的四十四年是最高記錄,金國的二十三年排名第二,西夏沾了蒙古帝國主要攻打金國的光也存活了二十二年排行第三,花剌子模王朝十二年排第四。
至於其他的渣渣國家,沒有一個能撐過十年,絕大部分都是僅僅一場戰爭就被蒙古鐵騎閃擊滅亡。
忽必烈想到這裡,感慨道:
“滅亡南宋真的很不容易。”
“其實,如果南宋沒有那麼多昏君奸臣的話,或許它現在都還能繼續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