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聽到趙構要退位的話之後,陳康伯、楊沂中等人都驚呆了。
退位為太上皇,曆史上其實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但那些太上皇的下場都很不好。
皇權這種東西是天然具有排他性,是最能驗證“一山不容二虎”這句話的。
趙構竟然主動提議要退位當太上皇?
這實在是過於離譜了一些。
陳康伯忙道:
“陛下,此非小事,還請陛下三思!”
在場的其他宰相、重臣們也紛紛開口勸阻趙構。
實在是這種事情太容易引發朝政動蕩甚至政變。
而這種朝政動蕩和政變,最先波及到的就是這些宰相、重臣們。
甚至,可能會讓他們全家乃至三族都死於非命!
然而麵對著宰相重臣們的勸諫,趙構卻無動於衷。
“好了,朕都養了趙昚這小子幾十年,他是什麼品行,朕比你們清楚多了!”
原本趙伯琮成為太子之後,改名趙燁。
但後來大臣周必大認為,趙燁這個名字和唐昭宗李曄同音。
李曄可是死於非命的,讓大宋皇太子跟李曄名字同音,太不吉利了。
於是,趙燁改名為趙昚。
趙構提出要禪位當太上皇的這一天,距離趙昚剛剛舉行完所有皇太子典禮,隻不過才過了五天。
也足以證明在這件事情上,趙構究竟是如何的迫不及待。
任憑陳康伯、楊沂中等人如何引經據典,各種勸說,趙構都下定決心,堅持到底。
這位大宋皇帝這輩子也就堅持了一件事情——享受。
退位當太上皇,是最能讓眼下趙構安心享受的選擇,他自然不可能在這種時候退讓。
於是在當年六月份,趙構就正式下達了禪位詔書。
“……朕在位多年,思欲釋去重負,以介壽臧,蔽自朕心。”
“皇太子趙昚可即皇帝位,朕稱太上皇帝,退處德壽宮,皇後為太上皇後。”
“一應軍國事,並聽嗣君處分。”
“朕以淡泊為心,怡神養誌,豈不樂哉!”
就這樣,才剛剛當了太子一個月時間的趙昚,便以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速度,成為了南宋的第二位皇帝。
鏡頭中,四位正副宰相陳康伯、葉義問、汪轍、黃祖舜按部就班,先率領文武百官上演了一番“舍不得陛下”的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