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漢初世界中,劉邦忍不住嘖了一聲。
“這個竇漪房,還真是好大的威風,讓朕有點想起呂雉了。”
劉恒聞言,忙道:
“父皇,兒臣在這條世界線上可沒有娶竇漪房。”
劉邦哈哈一笑,道:
“不,就算你娶了竇漪房,這女子也一定對你乖乖聽話的。”
劉恒一想,倒也是。
一介女流之輩,劉恒並不認為竇漪房能對自己有什麼控製的能力。
在這個時代,妻子隻不過是丈夫的附庸。
即便是皇後,也隻是強大一點的附庸罷了。
隻有熬到太後、太皇太後這種級彆,才能憑借母親、祖母的身份來控製兒子和孫子。
多年媳婦熬成婆,這句俗話背後其實是男權社會的真實體現。
劉邦倒是來了興致,笑嗬嗬地開口道:
“恒兒,你說劉徹這小子能鬥得過竇漪房嗎?”
劉恒認真地思考了一下,然後有些無奈地開口道:
“父皇,劉徹壓根也不需要和竇漪房鬥啊,他隻需要老老實實等待竇漪房死了就好了。”
劉徹是很年輕不假,但那是因為他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
漢景帝劉啟死的時候都四十八歲,將近五十歲的人了。
竇漪房作為漢景帝的親生母親,就按最小的年紀算,十三歲嫁人十四歲生下劉啟,竇漪房也有六十二歲。
在這個時代,六十二歲已經是高壽,活到七十是非常少見的。
再說了,就算竇漪房能再活二十年又如何?
劉徹登基時十六歲,二十年後也才三十六。
等得起。
當然,如果劉徹真的要等二十年,估計他也早憋瘋了。
劉啟想到這裡,突然心中有些好奇,視線投向金幕。
所以劉徹究竟等了多少年呢?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劉徹畢竟是竇漪房的親孫子,當今的大漢皇帝,竇漪房自然不會太過為難劉徹。】
【所以竇漪房隻罷免了衛綰這個漢景帝任命的丞相,並沒有罷免劉徹真正的心腹禦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
【在竇漪房看來,劉徹經過這一次的警告後,應該也吃到教訓,不會再胡來了。】
【事實證明,竇漪房低估了劉啟這個父親對劉徹的遺傳和影響。】
【以及,錯判了自家的侄兒竇嬰。】
禦書房中,劉徹表情非常難看,對著麵前的幾名大臣道:
“老祖宗的意思很明顯,朕不能再倡導儒家,壓製黃老了。”
事實擺在眼前,無論劉徹甘心還是不甘心,都必須放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