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聽到了劉徹的話之後,心中非常激動,立刻跪了下來。
“臣敢不遵命!”
很快,張騫就接受了劉徹的符節詔書,離開皇宮去做前往西域的準備。
坐在回家的馬車中,張騫也是感慨萬千。
回想過去,被匈奴兩任單於先後囚禁了十幾年。
出使西域,一路曆儘無數險阻,最終回國。
然後就是作為大軍向導,屢次出征匈奴,獲封博望侯。
本以為就此登上人生巔峰,沒想到一場和李廣搭檔的大戰,一切歸零。
張騫想到這裡,也是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難道李廣老將軍當真是命格不行,誰搭檔他就克誰?”
“李廣難封”現在已經成為了漢朝內部的一個梗。
多少將軍憑借著和匈奴的戰爭封侯。
而距離封侯僅僅隻有一步之遙的李廣,卻偏偏二十年都沒有跨出這最後一步。
想了想,張騫又笑了起來。
“這一次李廣將軍應該是沒辦法出戰了,對大軍來說或許也並非一件壞事。”
剛剛打發走張騫,一份奏折就送到了劉徹的麵前。
正是郎中令李廣所上奏。
這份奏折的核心內容隻有一條。
請戰!
劉徹對此的評價是——
“胡鬨。”
平心而論,李廣的能力是沒問題的,忠誠也沒問題。
劉徹毫不懷疑,李廣擁有能憑借戰功封侯的實力。
但問題是,李廣這個人,命不好!
在李廣鎮守邊疆的時候,隻要是那種小型戰爭,李廣肯定是無往不利,殺得匈奴人不敢進犯鎮守地界一步。
但隻要大漢發動主力和匈奴開戰,李廣不是迷路,就是被全殲,又或者被敵人圍困。
簡單說,李廣屬於防守簡直無敵,進攻讓人無語的那種。
眼下,正好就是進攻!
而且這還不是一般的進攻。
劉徹瘋狂斂財,把幾乎所有弄來的錢都砸進了這場戰爭之中。
十萬騎兵,二十萬匹戰馬,這是出動的軍隊數字。
二十萬匹戰馬之中,還包括了從民間弄來的四萬匹。
此外,還有近百萬民夫,在漢朝境內轉運糧草物資。
這是真正的傾國之師,舉國戰爭。
最差的情況,如果衛青霍去病被匈奴人全殲,西漢王朝是真的會直接崩掉的。
劉徹對這一戰寄予厚望,任何一點不穩定因素都竭力希望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