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徹而言,賣官鬻爵並不是第一次做。
畢竟,這是唯一一件能讓那些有錢人心甘情願掏空口袋交給朝廷的事情。
為了支持頻繁的戰爭,劉徹早就開始賣官了。
就在霍去病和衛青出征漠北,封狼居胥的那一年,劉徹的賣官活動也迎來了高潮。
為了支持十萬大軍和二十萬戰馬及武器盔甲糧食等巨額消耗,桑弘羊在劉徹的授意下瘋狂賣官。
隻要出錢,從兩百石的郎官到六百石的郡丞,統統都可以賣。
這一次賣官的成果,就是大漢整整多了一成五的官吏。
為了讓安置這些買官的官吏,大漢朝廷設立了大量新的官職,造成了諸多冗員。
從長期來說,這對大漢是顯著有害的。
但短期內,劉徹的確是湊齊了出征需要的所有東西,包括民間捐獻的數萬匹戰馬。
當這些通過買官出身的官吏進入官場,老百姓的生活不問可知。
以至於有人發表文章譏諷“鹽鐵家富者為吏,吏道益雜,不經挑選舉薦,百姓水深火熱。”
對此,劉徹的辦法就是提拔酷吏,對那些不法吏員們進行嚴厲打擊,剝奪他們的官職。
但作為掌握權力的官吏,本身就有許許多多種合法的手段來壓榨百姓。
那些用出格違法手段去盤剝百姓的,僅僅是過於貪得無厭罷了。
甚至,很多巨富之家的子弟,做事情完全合法合理,也從來不盤剝百姓。
這些巨富商人對子弟的要求很簡單。
子弟們不需要從老百姓和朝廷身上賺錢,缺錢了家裡給。
隻要這些子弟們能好好當官,能給家族後來人鋪好進入官場之路就行。
這又引發了一個很好笑的現象。
許多巨富商人家族出身的子弟反而以清廉著稱,那些通過察舉等各種方式提拔上來的士人卻成為了貪汙腐敗的重災區。
總之,劉徹這麼一搞,富商子弟、開國功臣以及從劉徹時代一次次戰爭崛起的新一代軍功集團混雜在整個官場之中,各種明爭暗鬥,情況極度複雜。
也就是劉徹身為千古大帝,有這個能力鎮壓局麵。
但凡換一個能力沒有那麼出眾的皇帝過來,分分鐘就玩崩了。
桑弘羊作為曆次賣官鬻爵的負責人,聞言自然唯唯諾諾,不會有任何的反對。
等桑弘羊離開後,劉徹又找來了江充。
“最近怎麼回事,禦史台那邊彈劾的官員數量越來越少了?”
江充滿頭大汗,一邊請罪一邊自辯。
“大漢吏治清廉,皆乃陛下教化之功也。”
“臣雖時常被人誣陷為酷吏,但也不能無中生有,冤枉大漢內部好人啊。”
劉徹眯起眼睛,冷冷道:
“朕讓你來當官,你就是這樣回報朕的?”
江充嚇出一身冷汗,立刻道:
“請陛下放心,江充一定圓滿完成任務!”
江充快步離開禦書房,正好在門口碰到了太子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