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什麼,李廣利戰敗,七萬大軍全軍覆沒?”
長安城皇宮之中,當劉徹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臉色劇變,伸手死死地捂住胸口。
隻差一點點,這位被譽為大漢朝有史以來最英明的皇帝陛下就要當場吐血了。
在場的幾名大漢重臣同樣也都鴉雀無聲。
按照之前大漢多次征戰漠北的經驗,李廣利在半個月前就應該抵達漠南,至少也該有音信傳來。
從那時候起,大漢朝廷內部就已經有了李廣利戰敗的心理準備。
但誰也沒想到,初期勢如破竹不斷報捷的李廣利,竟然全軍覆沒了!
這反差,實在是太大了點。
鏡頭鎖定在了就在坐在劉徹一旁的田千秋身上。
田千秋,就是那個看守劉邦祭廟,以“高祖托夢”為理由上書給劉據喊冤的官員。
劉徹看完田千秋的奏章之後回過神來明白了真相,就將田千秋任命為九卿中的大鴻臚。
田千秋開口道:
“陛下,臣覺得眼下的第一要務就是安撫國內民心。”
其他幾名帝國重臣聞言,紛紛點頭稱是。
大漢處於一個極度困難的曆史節點。
內部,巫蠱之禍帶來的大亂剛剛結束沒多久。
外部,七萬最精銳的軍隊在漠北全軍覆沒。
國庫財政危機導致入不敷出,皇帝常年斂財導致民怨沸騰,素有威望天下期待的太子被迫造反並在逃跑的路上死亡,憑借裙帶關係上位的外戚一直打不贏戰爭還能領兵導致帝國精銳全軍覆沒……
換做其他任何一個朝代和國家有這種情況,人們都隻會用四個字形容。
亡國之兆。
如今的大漢,的確是建國以來疆域最大的時候。
但同時,也是老百姓最貧窮,國內矛盾最尖銳,距離亡國距離最近的時候。
近到隻需一小步,大漢就將從此成為一個曆史名詞。
所有人的視線都投向劉徹。
能在這裡議事的,無一不是大漢帝國精英中的精英,人才中的人才。
他們難道不懂大漢麵臨的問題嗎?
懂,太懂了。
但光懂,沒用。
得改啊。
可改不改,他們說了不算。
整個大漢,隻有劉徹說了才算!
劉徹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這一沉默,就是很多天。
伴隨著李廣利兵敗的消息傳回,大漢四處越發動蕩了。
許多陣亡將士的家屬開始鬨事。
巫蠱之禍中被誤傷的人們也在暗中傳遞著憤怒的情緒。
那些期待太子劉據的貴族們官員們心中充滿了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