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樣做畢竟也是有隱患的。”
最大的隱患就是,軍隊不會支持霍光篡位!
論到榮譽感,軍隊絕對是最高的。
大家為了大漢和匈奴拚死拚活殺了幾十年,對大漢的歸屬感那是滿滿的。
你霍光啥軍功沒有,大家為什麼要跟著你改朝換代?
霍光收買不了軍隊,自然也就沒有辦法邁出謀朝篡位的最後一步。
“軍隊,是霍光整個權力根基之中最弱的一環。”趙匡胤下了結論。
既然是最弱的一環,自然也就是最容易被人突破的一環。
戰爭對權臣霍光來說,能不打就儘量不打。
但偏偏這一仗涉及到了西域的控製權,不打還不行。
假如霍光把十五萬騎兵集中在一起,那這十五萬騎兵的主將打贏了匈奴,憑借著大勝之威帶十五萬騎兵直接殺回長安“清君側誅權臣”,霍光怎麼辦?
真正能被霍光信任的,除了霍光自己,就隻有長子霍禹。
偏偏霍光和霍禹都沒有這種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霍去病複生還差不多。
那就隻能分散。
五路出征,都是霍光的心腹,範明友乾脆就是霍光的女婿。
這樣就能確保就算其中有人出了問題,霍光也能及時調派其他軍隊平定。
這時候就要說到蘇武了。
蘇武,一個對漢武帝劉徹忠心耿耿的臣子,一個極力支持劉徹曾長孫劉病已即位的人。
換做彆人,霍光早就殺了。
偏偏蘇武還是民族英雄!
有大義在身的蘇武,霍光不能殺,隻能給蘇武一個兩千石大員中比較冷門的典屬國,閒置起來。
不給蘇武掌兵,還真不是因為擔心蘇武造反。
假設要給蘇武掌兵,蘇武手中最多也就三萬騎兵,就算造反對霍光也造不成什麼威脅。
霍光擔心的,是蘇武借助這場對匈奴的戰爭,在軍隊中收獲一大片人脈。
這些人脈,很有可能會因為蘇武對劉徹的忠心,被劉病已所利用!
本來霍光勢力最弱的就是軍隊,要是再被劉病已趁機插手到軍隊裡來,那麻煩就大了。
趙匡胤說到這裡,悠悠開口:
“所以彆人都能用,蘇武是絕對不能用的。”
“史記裡麵都記載了,李陵告訴蘇武從南邊傳來劉徹死訊的時候,蘇武哭了好幾個月,甚至都吐血了。”
“這種劉徹的大忠臣,要不是有民族英雄的大義在,霍光早讓蘇武的墳頭草三丈高了,還讓他當兩千石大員呢?”
“蘇武領兵,更是想都不用想!”
趙德芳聞言,不由惋惜。
“唉,這樣說來,蘇武也實在是太慘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