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那就讓我們看看,究竟誰才是全軍覆沒的那一方!”
冉弘大踏步地離開了壺衍鞮單於的王帳。
回到使團之中,冉弘立刻變了臉色,急聲道:
“快,所有人立刻南返。匈奴兵力雄厚,我們需要將這件事情告訴陛下和前線的大將們,免得大漢遭受失敗!”
另外一邊,冉弘剛走,壺衍鞮單於的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
“該死的,漢朝竟然有二十萬騎兵,這讓本單於怎麼打?”
匈奴在經過了多次內訌之後,各部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
從數量上來說,倒是還能維持十五萬到二十萬左右,和漢朝不相上下。
但過往半個世紀的戰爭早就已經讓匈奴人明白,同等數量的情況下,匈奴騎兵根本就不是裝備更精良的漢朝騎兵對手!
在場的諸多匈奴貴族們也是麵帶憂色。
一名匈奴貴族試探性地開口道:
“大單於,要不然咱們就直接放棄這一次進攻烏孫的計劃?”
壺衍鞮單於想都沒有想就拒絕了這個提議。
“不行!”
進攻烏孫,逼迫其臣服,是好不容易擺脫了內亂的匈奴邁向複興的最重要一步。
想複興,就必須要源源不斷地從西域榨取足夠的資源。
若就此撤退,壺衍鞮單於在匈奴內部的威望將會遭受巨大的挫折。
剛剛才壓製下去的各部貴族將會再度趁勢而起,匈奴新一波的混亂就會立刻到來。
又有一名貴族在思考之後開口道:
“既然大單於不願意放棄進攻烏孫的目標,那我的建議是讓右穀蠡王領兵去進攻烏孫,而大單於您則率領王庭主力在後,伺機而動。”
所謂的伺機而動,就是讓右穀蠡王先去打頭陣。
打贏了,那壺衍鞮單於隨後跟進,收獲好處就行。
打輸了,是右穀蠡王的責任,和壺衍鞮單於沒有任何關係。
壺衍鞮單於聽完,雙目頓時亮起。
“這個計劃很不錯,就這麼辦吧!”
“嗯,本單於可不是畏懼漢軍,而是本單於要率領王庭主力牽製漢軍!”
諸多匈奴貴族聞言,連連點頭。
隻是從表情上來看,他們自己顯然都不怎麼相信這番話!
鏡頭已經切換到了另外一路漢軍兵馬。
為首的是一名臉色陰鷙,麵相頗為冷厲的中年男子。
【祁連將軍,禦史大夫,昌水侯田廣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