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軍隊不需要太多人,有自保能力,能通過軍屯解決自己的糧餉即可。”
“有了這支屯兵在,大漢就能最近發兵攻打那些不臣服的西域小國,慢慢殲滅匈奴的力量。”
丞相魏相摸著胡須,沉吟片刻後道:
“屯兵也得有個理由啊,如果沒有任何理由就派軍隊常駐西域,就怕引起西域諸國的擔憂和反感,那就得不償失了。”
蘇武作為典屬國,此刻也來了興致,加入了討論之中:
“車師國新王最近又開始聽從匈奴的號令了,大漢完全可以先召集西域諸國軍隊進攻車師國,再趁勢以此為借口選擇地點進行屯兵。”
群臣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商討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計劃。
一,召集西域諸國軍隊乾掉車師。
二,以龜茲、車師的前車之鑒,名正言順派出一支數千人的兵馬駐紮在西域東部,進行軍屯,無需大漢內部千裡迢迢送來補給。
三,以這支屯駐西域的軍隊為基點,一步步深入西域中,最終實現在西域內部駐軍,設立都護府號令西域諸國。
劉詢神采奕奕,笑道:
“整個計劃一旦達成,西域便是大漢領土,再無匈奴人的容身之地了。”
“常惠,你負責前往敦煌坐鎮,統籌軍屯、出兵事宜。”
“蘇武,你負責召集城中西域諸國的質子,挑選出親近大漢的,讓他們返回各自國內製造輿論。”
“張安世,你和丞相商量一下,看看選誰來作為屯兵西域的第一任校尉!”
群臣轟然應是,一個個內心之中都充滿了乾勁。
丞相魏相和大司馬張安世並肩離開大殿,臉上都帶著笑容。
魏相笑道:
“陛下天縱奇才,若這戰略能成功,大漢就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張安世連連點頭,感慨道:
“昔年孝武皇帝在位,直到霍光掌權之時,咱們大漢的主要方針都是和匈奴硬碰硬。”
“但今日朝會過後老夫才發現,陛下這種以柔克剛的方式,比起之前的孝武皇帝還要更加高明!”
劉詢這個方針最好的地方,就是省錢!
省錢,對任何朝代都是極為重要的。
隻要一個王朝國庫裡還有錢,那這個王朝就怎麼也倒不了,滅不掉。
反之,一旦國內經濟危機爆發,那王朝的滅亡危機也就如影隨形了。
隋朝為啥短命?楊廣三征高句麗,全國資源消耗一空。
大明更不必說,崇禎皇帝時期的稅賦收入甚至遠遠不如大明剛剛開國的朱元璋時期,是典型的國家先破產,然後再被滅亡的範例。
劉詢這種又省錢,又能乾掉匈奴,還能幫助大漢在西域開疆拓土的方針,可謂一石三鳥,絕妙!
魏相連連點頭。
“誰說不是呢?有陛下這樣的皇帝,是大漢所有臣民的福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