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一轉,到了北京的紫禁城中。
李自成坐在曾經屬於崇禎皇帝的皇位上,看著麵前戰戰兢兢跪著的原大明群臣,不由誌得意滿,放聲大笑。
“改天換地,自今日起!”
隨後,李自成吩咐牛金星道:
“咱既然進了京師當了天子,那就需要用人來幫咱統禦萬民。”
“你可派人在京師之中張貼榜文,若有人願意給咱效忠,就著去吏政府報名便是。
牛金星立刻應是,急匆匆地去了。
牛金星剛剛張貼出榜文,坐在吏政府衙門中等待,就看到了從大門口策馬路過的大順大將張宗敏及其一乾隨從。
“張將軍去哪?”
張宗敏笑嗬嗬地開口道:
“去助餉啊!”
所謂的“助餉”,是李自成發明出來的說法。
李自成造反這麼多年,為何屢戰屢敗還能每次都重振旗鼓拉起人馬?
原因很簡單,“闖王來了不納糧”!
曆史上的李自成的確真的這麼做了,從來沒有讓自己起義軍控製區的老百姓繳納糧食賦稅。
但這麼一搞,李自成麾下軍隊的糧草後勤怎麼保證?
就得靠“助餉”了。
所謂助餉,實質就是占領一個地方後直接把當地的官員、士紳抄家,所得財物全部充為軍用。
夠用嗎?
事實證明,那太特麼夠用了。
大明晚期的土地兼並已經到了極為嚴重的程度,人口超過九成的老百姓實際上隻擁有不到一成的土地。
剩下九成的土地都在官員和士紳手裡。
大明雖然有資本主義萌芽,但那集中在江南地區。
而在李自成起義軍活躍的地區,依舊還是傳統的土地農耕社會。
農耕社會意味著土地就是最大的財富,意味著官員士紳以不到一成的人口占據了整個社會九成的財富。
李自成將控製區內的官員士紳通通抄家,等於直接收繳了控製區內九成的財富,怎麼可能不夠呢?
攻入京師之後,張宗敏作為大將如此興致勃勃地親自去做助餉這件事情,也就不難理解了。
京師,天下財富精華所在。
這一波助餉,收獲絕對是天文數字,換誰不動心?
牛金星身體一震,趕忙說道:
“這件事情你且不急著做,咱們剛剛才占領京師不久,要是鬨出大亂子來,闖王須得不高興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