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四月初八,李自成才終於確定吳三桂反叛之心,決定親征山海關。】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集結十萬兵馬,在劉宗敏等大將的隨同下,正式從京師出發。】
【著名的山海關之戰,由此爆發。】
畫麵中,很快羅列出三方的參戰兵馬。
首先是大順軍,十萬滿額,以起義軍中的原明軍西北邊軍士兵為核心班底,軍紀嚴明,擁有所有新興勢力特有的蓬勃朝氣,自信心爆棚。
第二個就是吳三桂、高第麾下的大明原遼東軍主力,數量大約在四到五萬人左右。
遼東軍是崇禎朝傾整個大明朝財政培養出來的,專門用來和關外滿清作戰的精銳部隊。
第三個,是多爾袞所統帥,把九成青壯男子統統編入軍隊的滿清傾國之師,數量和大順軍基本相當,也是十萬左右。
曆朝曆代的皇帝們看到了金幕羅列出來的三支兵馬,立刻就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宋太祖趙匡胤:結果大家肯定是都知道了,但你們覺得李自成有勝機嗎?】
【唐太宗李世民:有。滿清軍隊數量雖多,但真正能作戰的至少要打個對折。】
【明太祖朱元璋:嗯,超過四十五歲的老兵和低於二十歲的孩子都隻能負責後勤,滿清真正能打的軍隊也就四五萬人。】
【宋太祖趙匡胤:你這就扯淡了吧,當年努爾哈赤也不止這點人啊。】
【明太祖朱元璋:行,那給你算七萬好了。再加上吳三桂的五萬也就十二萬,李自成的十萬兵馬數量上來說差距不大。】
【漢武帝劉徹:李自成作為新興勢力,大順軍士氣肯定是三支軍隊中最高的,這一點很重要。】
【隋文帝楊堅:這場戰爭應該會非常激烈,雙方主將的戰略選擇也很重要。】
【唐太宗李世民:李自成的速度太慢了,應該在四月初就對吳三桂發動進攻,讓多爾袞無法抵達支援。】
【明太祖朱元璋:吳三桂被夾在大順和滿清中間,是真正的無根之萍,李自成若是單獨猛攻吳三桂,最多三日可下山海關。】
山海關絕大部分的防禦,都是用來針對東北方向的前方。
李自成是從山海關背後的京師,也就是西南方向打過來的,進攻的難度可就小太多了。
山海關的設計者也從沒想過自家這道天下雄關會從後麵被包抄啊。
再說了,就算想到也不會增加後方防禦措施的,因為沒意義。
後路都被斷了,說明京師已經完蛋了。
山海關本來就是為了守衛京師而生,京師完蛋了還要山海關乾啥?
金幕中,再度出現了吳三桂。
“李自成來了?”
吳三桂才剛剛放下多爾袞的信,就接到了這個消息。
吳三桂臉色非常凝重,腦海中一個個念頭閃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