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真的逃了,看來吳三桂總兵的確帶著太子殿下回來了!”
這群不明就裡的官員們滿心歡喜。
他們等待了幾天,不斷派人在城頭觀察東北方向。
五月初二,終於回報。
“東北山海關方向有大軍前來!”
諸多大明官員頓時欣喜不已。
“一定是太子殿下和吳三桂總兵凱旋而歸了。”
“快快,鹵薄法駕出城迎接!”
所謂的鹵薄法駕,就是皇帝的車馬儀仗。
來到城門,又等候了片刻。
突然,這些官員們發覺了不對。
“這旗幟、這旗幟……”
“是建奴?!”
昂然而至的這支大軍當然不可能是什麼大明太子朱慈烺或者大明總兵吳三桂,而是多爾袞率領的滿清步兵主力。
這下子,城門口的大明官員們頓時陷入了一陣慌亂。
“建奴來了,怎麼辦?”
“快關上城門,準備禦敵!”
“城裡連支像樣的兵馬都沒有,禦個屁啊!”
一名白發蒼蒼的官員心中一動,突然開口道:
“看來在山海關擊敗闖賊李自成的並非吳三桂,而是建奴,咳,大清王師!”
“我等就在此喜迎大清王師入城吧!”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一陣沉默。
片刻後,陸續有人讚同。
“對啊對啊,反正我們也抵擋不了。”
“嗨,大家之前誰沒投降過大順?如今再降了大清,也是一樣的。”
“眼下這種局麵,不投降也沒辦法啊。”
當然也有人反對。
一名年輕官員大怒,斥責道:
“爾等之前投降闖賊,就已經是二主之臣,足堪蒙羞。如今竟然還想要投降建奴這種夷狄一族?吾不屑與爾等為伍!”
說完,這名官員拂袖而去。
許多還有骨氣的官員同樣也隨之離開。
但依舊還有大約一半左右的官員,堅持在門口迎候清軍。
“大明京師官員準備了鹵薄法駕,迎候本王和大清王師?”
多爾袞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愣住了,心中產生的第一個情緒就是——荒謬。
這特麼也太荒謬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