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這個施郎,倒是一個有眼光的。】
作為華夏曆史上最會用兵的皇帝,李世民一眼就看出黃道周麾下這三千所謂的軍隊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空架子。
都用李世民親自出馬,隻要派個程咬金、牛進達、尉遲敬德……甚至隨便一個合格的大唐將軍,帶上一百個,不,五十個大唐府兵,都能把黃道周這三千人殺得落花流水。
【明太祖朱元璋:朕有一種預感,黃道周應該不會答應施郎的提議。】
【宋太祖趙匡胤:說白了手裡有人才有安全感,黃道周都被鄭芝龍給架空了這麼多天,難道有一支兵馬,他會這麼容易放棄?】
金幕中,黃道周果然開口道:
“那怎麼行?本官奉陛下之命好不容易才召集到這支兵馬,眼下若是全部遣散,本官怎麼對得起陛下的厚望?”
施郎失望地歎了一口氣,不再言語,轉身離開。
當天晚些時候,施郎在營地中打包行裝。
一名和施郎關係不錯的李姓軍官疑惑問道:
“你這是要去哪?”
施郎頭也不抬地將所有的隨身物品裝好,道:
“這位黃大人是個徹頭徹尾的草包,若是繼續跟在他身邊隻會死得很慘,所以我現在就要離開了。”
“老李,看在平日裡你對我也不錯的份上,勸你趕緊和我一起走吧。”
李姓軍官愣了一下,道:
“可是我們是為了報國而來啊,怎麼能不戰而逃?”
施郎冷笑一聲。
“報國也得先有命在才行啊。連命都沒了,你拿什麼來報國?”
“罷了,好言難勸該死的鬼,你若是還執意想要和這位黃大人走下去的話,記得將來打仗的時候遠離戰場,該逃的時候趕緊逃跑,說不定還能有保命的機會。”
說話間,施郎已經將行李打包完畢。
他將包袱背在肩膀上,頭也不回地離開營地,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魏武帝曹操:這個施郎有點意思,朕喜歡。】
【吳大帝孫權:見勢不妙就逃跑,是你曹阿瞞的風格,也難怪你喜歡。】
【昭烈帝劉備:朕不太喜歡這個施郎,國家有危難卻當個逃兵,不妥。】
【魏武帝曹操:劉大耳,你是忘記了被朕殺得屁滾尿流,一路從荊州逃到蜀地的狼狽模樣?】
【昭烈帝劉備:朕當時的確不是你的對手,不走難道等著被你殺掉?你若是不服氣,現在來一個試試。】
【吳大帝孫權:對對,曹阿瞞你要是有種就去找朕妹夫的麻煩,朕妹夫一定會狠狠教訓你的!】
【魏武帝曹操:嗬嗬,某個鼠輩是想要我們打起來,你好漁翁得利?做夢!】
三國世界之中,曹操對著麵前的賈詡開口道:
“文和啊,眼下咱們在海上的擴張如何了?”
賈詡表情有些凝重,開口道:
“陛下,咱們雖然在倭國有了一個出海口,但地理位置對我們大魏很不利。”
曹魏的問題是,它的海上擴張方向是北方。
一路往北,越走越冷,人也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