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沒想到這張獻忠看起來流裡流氣的,居然也是個華夏忠義之人。】
【宋太祖趙匡胤:朕算是看出來了,多爾袞那老小子頒布的剃發令就是強行給滿清統一天下增加難度唄?】
【唐太宗李世民:的確,幾乎所有反抗者最關注的都是剃發令,若是沒有這道命令,滿清估計此刻已經統一全天下了。】
【元世祖忽必烈:作為異族,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尊重習俗。】
大元世界之中,皇孫鐵穆耳看了一眼整座大殿。
除去少數幾個臣子之外,絕大部分人都是蒙古式的發型和衣著。
鐵穆耳心中一動,突然明白了什麼,開口道:
“其實不需要強製,也能潛移默化地融合吧?”
忽必烈哈哈大笑。
“那是自然。”
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就是,想要在蒙古人控製的朝廷當官,就必須要遵守蒙古人的規則,要融入蒙古人之中。
像改變發型更換服裝這種事情,壓根就不需要什麼強製。
漢人們為了更好地升官,自然而然就去做了,而且還毫無怨言。
忽必烈淡淡道:
“古往今來呢,皇宮倡導的潮流會很快被大臣們所接受,然後就是下級的官員,再到士紳,最後是百姓。”
“皇宮裡若都是剃發的,那麼大臣很快就都剃發,接著就是下級官員、士紳、百姓。”
“人嘛,都是從眾,也都喜歡追隨權威。”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唐皇喜飛燕,民間儘豐腴。”
“這麼簡單的道理都想不明白,多爾袞在這件事情上是犯了大錯的。”
鐵穆耳嗯了一聲,點頭道:
“隻能說大明確實也是爛透了,但凡大明能正常一點,就這個剃發令帶來的副作用,反推甚至滅亡滿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呀。”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麵臨兩麵夾擊的情況下,張獻忠決定先擊破北路來犯的清軍,再和南路的明軍決戰。】
張獻忠征召了大約十餘萬軍隊,浩浩蕩蕩抵達了西充。
張獻忠的義子艾能奇有些疑惑,對著一旁策馬並肩而行的另外一名張獻忠義子李定國開口道:
“父王為啥不在蜀道截擊建奴呢?”
在艾能奇想來,險峻的蜀道才是最佳的截擊點。
李定國搖了搖頭,道:
“如今舉世皆知建奴有紅夷大炮,若是在蜀道截擊,結果隻能是紅夷大炮摧毀一切。”
艾能奇有些不爽地嘖了一聲。
“這個紅夷大炮是真煩人啊。”
大西軍一路抵達西充。
沒兩天,豪格也率領清軍主力抵達了西充。
西充的地形以丘陵為主,屬於山脈和平原之間的過渡地帶。
張獻忠得意洋洋,對著周圍幾個義子開口道:
“建奴的騎兵當世最強,咱們肯定是不能在平原和他們開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