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成棟突襲廣州得手,永曆皇帝朱由榔倉皇自肇慶逃竄之後,僅僅一個月內,廣東大陸地區九府全部淪陷。】
【次年四月初一,清軍將領閻可義領兵渡海登陸海南島,最後一個堅持抗清的瓊州府也隨之被占領。】
【李成棟以四千清軍加一萬仆從軍的兵力橫掃整個廣東,南明朝廷的兵馬望風披靡,醜態百出。】
【但廣東地區的抗清活動並未因此而終結,由三位民間領袖人物舉起了新的大旗。】
畫麵中,浮現出三個不同的人物形象,並一一進行介紹。
【陳邦彥,人稱“岩野先生”,廣東順德龍山人,曾任南明兵部職方司主事。】
永曆和紹武朝廷爭立時,陳邦彥作為使者從肇慶出發,打算前往廣州勸說紹武朝首輔蘇觀生改變心意,兩家朝廷合二為一。
在半路上,陳邦彥得知了永曆軍隊在三水全軍覆沒的消息,知道再前往廣州隻會步之前兩名永曆皇帝使者被蘇觀生斬殺的後塵。
但陳邦彥又不甘心無功而返,便在高明山中暫時藏身等待時機。
幾天後,廣州城陷落的消息傳來,李成棟率清軍一路席卷粵西。
陳邦彥站在西江口,看著清軍浩浩蕩蕩從遠處經過,不由感慨。
“若得一奇兵突襲廣州,行圍魏救趙之事,何愁建奴李成棟不敗亡!”
陳邦彥心知自己一個小小的主事就算回歸肇慶朝廷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他決心在廣東組織一支義軍,於敵後抗擊滿清。
此時,曾經受蘇觀生征召北上前往贛州支援江西的餘龍所部因不願意投降滿清,便在陳邦彥的老家順德一帶落草為寇。
由於戰亂不斷,不斷有人前往投奔餘龍,他麾下的兵馬已經超過萬人。
陳邦彥亮明身份,求見餘龍。
陳邦彥與其父都是家鄉順德響當當的大儒,餘龍自然不敢怠慢,畢恭畢敬將陳邦彥迎入寨中。
餘龍問起來意,陳邦彥直截了當地開口道:
“餘大人,你我都是廣東人,既然你不想要投降建奴,何不與我一起出兵奪回廣州?”
餘龍聞言有些遲疑。
“岩野先生,不瞞你說,我部的戰鬥力根本就不是那韃子李成棟的對手。”
“縱然我願意起兵,也打不過李成棟的。”
陳邦彥大笑道:
“難道建奴將來完全占據廣東之後,還能容忍餘兄繼續在此落草嗎?”
“餘兄,與其當個土匪頭子劫掠順德子民被清軍剿滅,不如隨我一同起兵進攻廣州,以民族英雄之身份載入史冊。”
餘龍臉色變幻,看了一眼身邊諸多部下。
部下們紛紛開口。
“餘大人,乾吧!”
“岩野先生說得沒錯,咱們之前也是大明官軍,現在當土匪算怎麼回事?”
“這當土匪也是飽一頓沒一頓的,不如拚一把!”
餘龍霍然而起,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