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臣是真的不明白,這些南明的官員們應該都是進士出身,一個個飽讀詩書,怎麼會變得如此、如此……”
鐵穆耳一時詞窮,不知該用什麼來描述何騰蛟、翟式耜這種行為。
忽必烈看了一眼旁邊的宰相劉秉忠。
劉秉忠額頭冒汗,乾咳一聲道:
“有些人書讀得多了,知道的道理多了,反而更加瞻前顧後,事事隻考慮自己的利益。”
“反而是那些書讀得不多的,腦海中隻有忠君報國念頭的武將們,願意為了豁出性命去征戰。”
鐵穆耳哦了一聲,若有所思地開口道:
“所以文官的話也不能儘信啊。”
劉秉忠擦了擦汗水,尷尬一笑,無言以對,心中大罵何騰蛟、翟式耜。
這兩個結黨營私的混賬東西,可把咱們大元的文官給害慘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八月初一於肇慶朝見了永曆皇帝朱由榔後,李成棟整備廣東兵馬,做好了進軍贛州的準備。】
【九月初,明軍正式從廣州誓師出發。】
無數廣州城鄉父老紛紛趕來,歡送李成棟的北伐大軍。
“把建奴都殺光!”
“讓韃子統統撲街!”
李成棟看著一片民心所向,心中也不由感慨。
自己之前以清軍將領征服廣東的時候,何曾有過這種待遇?
一路出發,於當月中旬抵達廣東和江西交界線一帶的梅嶺。
李成棟的養子李元胤急匆匆地策馬趕來,拿出一封文書。
“這是朝廷張調鼎大人所轉,來自錢秉鐙的信!”
李成棟拿起信一看:
“……臣所從間道去贛州城三十裡,土人有言:城中虜兵早出暮歸,每騎須搜糧三石,押運入城……”
“此乃堅壁清野之策,斷無投降之意也……”
“且解南昌之圍,何必先下贛州乎?贛州雖不降,亦僅足以自守。今以一兵駐南安綴贛州,使不敢出,而湖東、湖西皆有路可達南昌。”
“督師何騰蛟新複衡州,可令以偏師由衡州出吉安,數日可至。吉安守將劉一鵬本與金、王同舉事者,今雖為虜守,猶懷觀望。見王師至,劉一鵬必望風而降。”
“再以長沙郝永忠部一營直取袁州,取臨江,此地無虜駐守,甚易。臨江、吉安會師,數日可抵南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