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三桂的麵前是四川巡撫李國英、固山額真李國翰兄弟,以及固山額真楊珅、墨勒根蝦等人。
墨勒根蝦聞言,立刻開口道:
“眼下馬上就能進入蜀道回歸漢中,又何必去那保寧?”
“漢中可是有咱們的援軍,若是劉文秀再敢追來,咱們就在漢中以逸待勞也不遲。”
李國英沉默片刻,開口道:
“本官倒是覺得郝浴大人言之有理。保寧作為省府,若一戰不打而將其丟棄,恐怕朝廷是會怪罪下來的。”
作為巡撫,李國英能理解郝浴的想法,立場也比較類似。
墨勒根蝦頗為不滿地開口道:
“眼下整個四川絕大部分都已經被劉文秀軍占據,我們就算守保寧一座孤城又有什麼用?”
“況且我們的後勤都是從漢中提供的,一旦回守保寧,被劉文秀斷掉漢中補給,我們豈不是隻能等死?”
楊珅哼了一聲,道:
“這話就不對。咱們直接在保寧背水一戰,消滅劉文秀,順勢光複整個四川,豈不是大功一件?
墨勒根蝦當場笑出了聲。
“能消滅劉文秀的話咱們早就應該做到了,還需要等到現在手裡隻有一座孤城保寧的時候才去做嗎?”
“敘永、停溪兩戰的失敗,還不夠證明劉文秀軍和之前的明軍不同?”
圍繞著是否死守保寧,眾人爭吵不已。
吳三桂心中也是非常矛盾,遲遲難以下定決心。
不經意間,他的視線落在了郝浴寫來的那封信上。
上麵的八個大字極為醒目。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
吳三桂身體微微一震。
算起來,吳三桂投降滿清已經七年多的時間了。
這七年來,吳三桂除了跟隨阿濟格南征,一路追殺李自成到江西那一次之外,就再也沒有參與過滿清其他的大規模戰爭了。
無論是征討弘光朝廷、隆武朝廷乃至是現在的永曆朝廷,都沒吳三桂什麼事。
吳三桂就一直帶著自己的兵馬,默默地駐守在陝西,好像一個天下大勢的旁觀者。
反觀同樣也是遼東明軍出身的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耿繼茂)等人,早都已經是滿清統治集團的核心之一。
雖然隻是最邊緣的那種核心人物,也比吳三桂風光了不知道多少倍!
七年時間,好不容易才因為海澄縣之敗和孔有德之死接連發生,清廷分身乏術之下給了吳三桂一個機會。
若就此撤回漢中,安全肯定是非常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