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劉文秀的身影出現了。
劉文秀已經抵達了前線,正在召集眾將、諸官員一起飲酒。
酒過三巡,劉文秀站起來,舉著酒杯。
“各位,我有一言。”
諸多文武不敢怠慢,紛紛持酒杯起身。
劉文秀笑道:
“當今的大明,有供桌上的菩薩,還有寺廟中的大和尚。”
“各位和我,都是大和尚。”
“和尚嘛,就要做好和尚的事情,切忌推翻供桌上的菩薩,想要自己坐上去。”
“否則,一旦菩薩被推翻了,十裡八鄉的信徒又有誰再願意來寺廟裡上香呢?”
“這樣做的大和尚,就是斷了自己的生路!”
眾人聞言,頓時陷入安靜。
劉文秀這番話,明顯就是在暗喻孫可望。
孫可望如今已經是秦王,更以“國主”自稱,可謂寺廟中的方丈。
永曆皇帝朱由榔,便是那供桌上的大菩薩。
劉文秀就用這番隱喻來警告眾人,不要參與到孫可望所謂“改朝換代”的事情中來!
看到眾人都若有所思,劉文秀繼續笑道:
“各位將軍都是久經戰陣之人,兵法方麵無需本王多說。”
“但為將者,最重要的還是忠心!”
“本王這一次帶來了一些《百將傳》,等會發給大家。”
“大家回去好好讀一下,看看那些忠於華夏的大將是如何名垂青史,再看看那些背叛華夏的大將是如何被人臭罵萬年!”
【劉文秀在前線的舉動,當然是瞞不住孫可望的。】
孫可望氣得破口大罵。
“這個沒良心的東西,是本王重新給了他領兵權力,他竟然這麼公開和本王唱反調!”
孫可望身邊的諸多心腹也是極為不滿。
好好的從龍之功眼看著就要被劉文秀給攪和了!
一名心腹開口道:
“國主,要不乾脆把劉文秀給免職,另外選拔大將領兵出征吧。”
這番話頓時就得到了眾人的讚同。
“對對對,劉文秀這個吃裡扒外的東西,就應該罷黜!”
孫可望聞言,卻陷入遲疑。
對於改朝換代這件事情,孫可望自知阻力不小。
劉文秀不管怎麼樣也和孫可望是義兄弟,不可能背叛孫可望。
若是換一個新的主帥,誰能保證不和安龍府那邊的永曆小朝廷暗通款曲?
更何況劉文秀現在可是兵權在握,一旦無故被免職,直接造反和孫可望打內戰怎麼辦?
種種顧慮之下,孫可望哼了一聲。
“免職就算了,本王等會下旨,讓他趕緊出征就是!”
隻要劉文秀出征在外,就顧不上孫可望在後方想要做什麼了。
頓了頓,孫可望又道:
“嗯,再傳旨下去,本王過幾天回昆明!”
昆明是孫可望經營了好幾年的大本營,許多謀臣都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