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鄭成功召集眾將。
“那順治小皇帝就是擺明了想要吞並我鄭家,而不是讓我鄭家當什麼藩王。”
“跟清廷議和之事,從今往後不必再提。”
經過這麼長一段時間的來回拉鋸,在場的鄭家眾人基本上也已經接受了鄭成功的意見,不再有反對。
等到眾人應是後,鄭成功又道:
“關於前往新會之事,你們有什麼看法?”
鄭芝豹沉吟良久,道:
“咱們出兵,拿下新會和廣州是沒問題的,但我還是那句話,這對咱們鄭家沒好處啊。”
鄭鴻逵也道:
“廣東被拿下,咱們和永曆朝廷連為一體,那今後朝廷命令下來,咱們到底是奉詔還是不奉詔呢?”
鄭鴻逵的這句話正中要害,讓在場的所有鄭家人都陷入了思考。
早在幾年前李成棟率領清軍攻陷廣東後,鄭成功就以和南明永曆朝廷聯係不便的名義,自行給屬下們任命和安排了一大批的明朝官職。
這種行為,歸根結底來說是不合製度的。
在那之後,鄭成功表麵上雖然尊奉南明永曆皇帝,但所作所為都是隨心所欲,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從來不需要考慮永曆朝廷的旨意。
而現在的情況是,一旦廣東尚可喜、耿繼茂部被殲滅,境內已經沒有清軍的福建也會被光複。
那鄭成功所部的兵馬就完全和南明永曆朝廷的控製疆域連接在一起了。
這個時候如果永曆朝廷給鄭成功發來旨意,鄭成功是遵守還是不遵守?
更進一步地說,如果永曆朝廷要剝奪鄭成功的爵位、官職乃至軍權,鄭成功是接旨還是不接旨?
鄭成功深吸一口氣,緩慢開口道:
“李定國這個人我還是知道的,他做不出這樣卸磨殺驢的事情來。”
鄭鴻逵沉聲道:
“李定國的確是大明義士,我也不否認這一點。”
“但現在控製朝廷的不是李定國,而是野心勃勃的孫可望!”
“孫可望連李定國這種並肩奮戰了幾十年的義兄弟都容不下,他難道能容得下我們鄭家嗎?”
“若出兵的結果反而是讓我們鄭家被孫可望控製甚至滅亡,咱們還不如維持眼下這種局麵,至少鄭家自保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鄭鴻逵這一番話,立刻就得到了眾人的讚同。
“對啊,咱們現在想乾嘛就乾嘛,難道不好嗎?”
“鄭家現在自己是自己的皇帝,又何必再去找什麼大明皇帝?”
整個場麵出現了一邊倒的情況。
鄭家的所有人都覺得,維持眼下這種割據自雄的情況沒什麼不好的。
鄭成功沉默許久,歎了一口氣。
“我明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