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這一天,鄭軍主將黃廷召集眾將,商議作戰事宜。
“總拖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你們怎麼看?”
左先鋒蘇茂身材雖然不高,但從麵相表情上來說卻是頗為悍勇,聞言立刻就開口道:
“都已經在這裡過一次年了,難道還要和韃子拖到明年過年的時候嗎?”
“我覺得咱們應該全軍出擊和韃子決戰,我願意作為先鋒將!”
蘇茂的話得到了不少人的讚同。
“對呀,韃子那邊也才兩萬多人,怕什麼?”
“再等下去,廣州的尚可喜、耿繼茂帶著更多兵馬過來,咱們豈不是更加麻煩?”
“趕緊打敗他們,也好有精力應對接下來的尚可喜耿繼茂,拿下整個廣東!”
但也並非就沒有反對者。
負責統帥金武營的將軍華棟(郭遂第)就開口反對:
“眼下的地形對我們很不利。我們進攻的話,大軍需要通過釣鼇橋。”
“釣鼇橋的橋麵隻能容納四輛馬車並行,若是進攻順利倒還好說,一旦需要撤退,上萬大軍怎麼能從如此狹小的橋麵上短時間退回營地?”
一些支持華棟的人也開口了。
“對啊,打仗既要考慮勝利,也得考慮萬一作戰不力。”
“僵持就僵持唄,國姓爺不也沒說什麼嗎?”
“說不定咱們再對峙兩個月,清軍就因為缺乏補給撤退了呢?”
兩邊吵成一團。
主將黃廷心中也是相當遲疑。
思考良久後,黃廷還是下定決心。
“明日出戰吧!”
麾下有整整七萬鄭軍,對麵隻有兩萬多清軍。
七萬兵馬都足夠拿下整個廣東了,現在卻僅僅隻搞定了潮州府三個縣。
還拖了整整半年時間。
這種戰績,黃廷是沒辦法去和鄭成功進行交待的。
在兩天的準備後,二月十七日這一天,鄭軍大舉出動。
浩浩蕩蕩的兵馬通過了釣鼇橋,朝著琅山東麵的清軍大營而來。
這一次,鄭軍以蘇茂作為先鋒,黃梧、杜輝作為中軍隨後跟進,林文燦、黃勝作為後軍。
主將黃廷本人則率領楊正所部騎兵,從十多裡之外的另外一座橋梁上渡河,繞到清軍後翼發起突襲。
清軍兩名主將許爾顯、徐成功得到彙報後,也立刻集結起了清軍,準備迎戰。
徐成功有些鬱悶地開口:
“都半年時間了,兩位主子怎麼還是沒有派兵前來支援呢?”
許爾顯作為尚可喜麾下的愛將,知道內情明顯更多,開口道:
“眼下兩位主子是沒辦法支援我們的,除非廣西那邊的李定國被消滅。”
“咱們還是自己想辦法吧。”
如此這般,許爾顯對徐成功叮囑了一番,徐成功連連點頭,隨後快步離開。
蘇茂作為鄭軍的先鋒將,率領麾下的五千多馬、步軍衝在最前方。
剛剛越過釣鼇橋大約三裡地,蘇茂就看到一支千人的清軍輕騎衝了上來。
蘇茂頓時就來了精神,領兵衝了上去。
“殺了這些韃子!”
半年多的養精蓄銳,早就已經讓蘇茂手中的大刀饑渴難耐。
在蘇茂的率領下,鄭軍的先鋒軍和這支清軍騎兵衝殺在一起。
清軍騎兵的數量更少,而且也不是精銳的八旗兵,戰鬥力同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