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歎息聲彌漫在大殿中,任何一個人都能從中聽出這位大明開國皇帝心中的失望。
金幕中,南京之戰還在繼續播放著。
【鄭成功為了擊潰南京城內的清軍戰鬥之心,布置了多種措施。】
他讓麾下的甘輝駐紮在獅子山,萬禮駐紮在第二大橋山,翁天佑駐紮儀鳳門外,馬信駐紮漢西門,連林明、林勝、黃昌、魏雄……等人在城外紮營構築壁壘。
又有陳鵬、陳魁等將領在東南角靠近水麵之地布置了一座水師營寨,劉巧、黃應等人在西北角的山腳紮下一座大營……
重重布置,裡外多層防線,將南京城圍困。
但鄭成功也並沒有忘記“圍三闕一”的兵法守則,還是正陽門外給清軍留了一條路。
布置完這一切之後,鄭成功信心滿滿,笑嗬嗬地對著眾將開口道:
“不出一個月,南京自然開城投降。”
“本王無需花費一兵一卒,自可讓這座大明故都全須全尾的回歸!”
為了製造更大的心理壓力,白天的時間,鄭成功派出多支軍隊大張旗鼓擺出攻城態勢,但卻又在逼近清軍火炮、火槍射程之前退走。
到了晚上,鄭成功更是讓四麵八方的明軍時不時就金鼓齊鳴,舉起火把,似乎要夜襲南京。
鄭成功的攻心戰還是非常成功的。
幾天時間下來,南京城內的蔣國柱、管效忠、噶褚哈等高級將官們已經是焦頭爛額,一個個都頂起了巨大的黑眼圈,走路都搖搖擺擺。
“這該死的鄭森!”
“再這樣下去,城中的軍心就要崩潰了。”
“彆急,鄭森已經被我們迷惑了,他暫時不會攻城。”
“隻要援軍抵達,我們就還有希望!”
幾人相互打氣,在艱難的局麵下勉力支撐。
【對時局悲觀的並不僅僅是南京城內的諸多將官,也包括許多清廷在江南的大臣。】
其中,滿清漕運總督亢得時是最有代表性的。
漕運離不開江南,作為漕運總督的亢得時,出兵支援南京是分內的職責。
然而亢得時早已經通過各種渠道知曉了鄭軍兵勢之威武,更憑借職務對江南滿清守軍的虛弱,以及清廷此時內部兵力之空虛知之甚詳。
他裝模作樣,帶著五千多漕兵沿京杭大運河朝南京方向前進。
但越靠近南京,亢得時內心就越發恐慌。
“完了完了,該怎麼辦?”
“此戰必死無疑,我怎麼能去送死?”
“但不死於敵,便死於法,如之奈何?”
亢得時在船上的房間中來回踱步,五內俱焚。
終於,他一咬牙,走出了船艙,來到甲板上。
在命身邊侍衛散開後,亢得時呼出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