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島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王朝的領土。
早在三國時期,東吳統治者孫權就派出一支兵馬抵達台島。
東吳一度在島上設立了行政機構,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統治。
後來東吳發現,在這裡維持統治的成本太高,又搜刮不到什麼資源,便撤回了在此地的駐軍。
其後,華夏曆朝和台島之間的聯絡一直不斷。
每到王朝末期,都會有一批華夏沿海居民乘船抵達台島避難,和當地土著高山族比鄰而居。
從元朝開始,華夏王朝在台島旁邊的澎湖列島設立了巡檢司,負責澎湖、台島地區的防禦。
至此,華夏王朝正式擁有了對台的長期統治機構。
大明建立後,同樣繼承了澎湖列島巡檢司,維持了對台統治。
隨著歐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情況逐漸發生了變化。
十六世紀末,從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手中獨立出來的荷蘭開始崛起成為新的殖民強國,人稱“海上馬車夫”。
十七世紀初的明朝萬曆三十二年,荷蘭殖民者首次入侵澎湖列島,被駐守在當地的大名澎湖巡檢司軍隊給擊退。
大約二十年後的天啟年間,已經進入末年的明朝被沉重的遼東戰事拖累,澎湖巡檢司名存實亡。
荷蘭殖民者趁機卷土重來,占領澎湖列島。並以此為基地襲擾台島、福建沿海地區。
荷蘭人做的事情就和當年的倭寇一樣,燒殺搶掠,激起了沿海地區的民憤。
福建巡撫南居益此時站了出來,他組織了一支軍隊,過海包圍了澎湖列島。
荷蘭人壓根就沒想到衰弱的大明竟然還有反擊之力,被大明第二次擊敗,被迫撤出了澎湖列島,再也不敢打此地的主意。
荷蘭人被驅離澎湖列島之後,便將目光投向了台島。
在荷蘭人的重金賄賂下,一名大明福建的知府同意荷蘭人可以用台島島作為和大明臣民的通商地點。
這名知府也不敢背負割讓土地賣國的罪名,就規定“隻能借住”。
然而,荷蘭人和其他西方殖民者一樣,說白了就是一群海盜。
這些不要臉的家夥趁著大明在東北的戰事一年比一年危急,已經無力顧及台島的機會,帶著火槍、大炮開始在島上的南部地區建立據點。
隨後,他們恬不知恥地宣稱,大明官員已經將這個地方割讓給了荷蘭,此地成為了荷蘭的殖民地。
接著,荷蘭人就派來了官員,在這裡進行統治,壓迫當地的漢人和高山族人。
至今,已經三十多年。
曆朝皇帝看到這裡,心中不由大感不滿。
【吳大帝孫權:這南明是真的不行啊,朕這個時代就搞定的領土,居然被荷蘭人給偷了?】
【明太祖朱元璋:你等會,你的東吳也沒有在島上統治多久啊。】
【吳大帝孫權:你彆管,反正就是你大明的問題!】
【明太祖朱元璋:……】
【秦始皇嬴政:這個地方看地圖就能明白,對大陸王朝來說不算什麼,但對任何一個想要走向海洋的王朝而言就無比重要了。】
【漢武帝劉徹:沒錯,想必各位在獲得金幕之後,早就已經真正將這座島嶼納入華夏統治秩序之中了吧。】
【唐太宗李世民:那是自然,畢竟此地自古以來都是咱們華夏的領土。】
【隋文帝楊堅:以前是沒必要,就把這塊地丟在一邊懶得去管。現在情況不同,自然就要好好經營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