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畫麵裡,一邊是六十艘鄭軍的戰船,另外一邊是荷蘭人的三艘巨艦。
鄭軍這邊的戰船,每一艘上麵隻有兩門火炮。
而荷蘭人的戰船就不一樣了。荷蘭博物館原樣複製的赫克托號赫克托號是一艘三層巨型戰艦,每一邊船底都有八門當世最先進、口徑最大、射程最遠的火炮,在水手們齊心協力的推動下,十六門火炮同時出現,黑洞洞的炮口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奪目的光芒。
另外兩艘戰艦也分彆有十門火炮,僅僅是三艘戰艦的火炮數量就已經達到了三十六門,這也是荷蘭之所以能被稱為“海上馬車夫”的最大底氣。
赫克托號上,荷蘭艦隊的指揮官大聲下令。
“開炮!”
轟轟轟!
炮彈飛馳而出,落在水麵上。
一艘鄭軍戰船被命中,木屑橫飛,船舷邊的水手們被巨大的震動拋入海中。
船隻隨之在海麵上打起了擺子,旋轉著沒入海中。
鄭軍的指揮官並沒有被巨大的艦船所嚇倒,大聲呼喝,給其他的部下們打出旗語。
“四麵包圍射擊!”
狹小的海灣中,荷蘭人的軍艦行動較為遲緩。
鄭軍的戰船猶如小型鬣狗一般,蜂擁靠近荷蘭戰艦,不斷從四麵八方瘋狂發射炮彈。
戰艦的大小基本是和防護力呈正比的。
這就導致鄭軍的戰船雖然不斷命中荷蘭人的戰艦,卻很難造成特彆致命的傷害。
反之,荷蘭戰艦往往隻需要一炮到兩炮,便能讓一艘鄭軍戰艦沒入海底。
陸地上,剛剛擊潰了荷蘭陸軍的鄭成功用望遠鏡看到這一幕,神情凝重。
“果然不愧是飛翔的荷蘭人,這些該死的紅毛番子,究竟是哪裡學來如此驚人的造船技藝!”
過往那麼多年,鄭家作為東亞最大的海商家族,之所以對近在咫尺的台灣不聞不問,也是因為忌憚荷蘭人的強大武力。
但現在,開弓沒有回頭箭。
必須要取勝!
否則,鄭成功登陸的這數千兵馬就要被切斷後勤了。
鄭成功下意識地握緊了手臂,無聲怒吼。
“華夏的好男兒,給我拚!”
“一定要把這片屬於大明的土地給奪回來!”
或許是上天真的聽到了鄭成功的心聲,下一刻,奇跡發生了。
又一艘鄭軍的戰船朝著荷蘭人的旗艦赫克托號駛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