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在於,道光的運氣很不好。
乾隆皇帝後期,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開始出現。
嘉慶皇帝時期,第一次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如火如荼地發展,抵達極盛。
道光皇帝時期,憑借著第一次工業革命力壓群雄,成為全球第一個工業化國家的英國,開始將觸手伸向了全世界。
在北美洲,法國、西班牙被英國打得節節敗退。
在歐洲本土,海上馬車夫荷蘭被英國好像小雞一樣按死。
在亞洲,英國全麵進軍印度,不斷攻城掠地,已經將大半個印度收入囊中。
在大洋洲,澳大利亞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雖然也出現了美國獨立這種對大英帝國而言啪啪打臉的事件,但美國獨立對英國來說並非一個純粹的壞事。
美國立國的最大金主,法國皇帝路易十六為了支援美國獨立戰爭,直接把法國乾破產了。
緊接著上來的法國皇帝拿破侖一度威震天下,結果又被英國聯合沙皇俄國,一波滑鐵盧平推了。
拿破侖垂死掙紮,再來一波複辟,又被大英帝國再次平推,送拿皇去小島上隱居下半生了。
此時的歐陸,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早已經昨日黃花。
法蘭西路易王朝、拿破侖王朝都被大英給弄死了,歐陸上英國最大的對手崩掉了。
德意誌尚未統一,境內最大的兩個勢力,奧地利帝國屬於陸軍尚可,海軍殘廢。
而普魯士王國呢,就是英國在德意誌內部養的最大狗腿子,專門用來咬奧地利帝國的。
奧斯曼帝國不必多說,純純西亞病夫。
沙皇俄國陸軍倒是橫行歐陸了,但沙俄的海軍就是一坨,甚至連一塊海外殖民地都沒有。
無論是工業實力、疆域、人口、統治力和對全世界的影響力,大英帝國都處在前所未有的曆史極盛期。
但工業革命也給大英帝國帶來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產能過剩!
工業社會能生產出來的商品,那是農業社會的幾百上千倍。
商品生產出來是不能賺錢的,得有市場,賣出去才能賺錢啊。
大英瘋狂在世界各地搞殖民擴張,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消費市場。
然而,大英的工業革命爆發太誇張了。
縱然它已經竭儘全力地開拓殖民地了,消費市場的增長依舊遠遠跟不上自身的工業生產能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英將目光投向了遠方的東亞。
擁有上億人口,廣袤土地的大清,是當時整個地球最大的市場。
而且,大清還很有錢!
靠著絲綢、瓷器、茶葉三大支柱產業,每年都有幾百上千萬兩白銀源源不斷地從世界各地進入大清。
甚至有許多人認為,西班牙殖民帝國之所以垮台,就是因為西班牙人把從南美洲開采來的銀礦,全拿去給大明(大清)買這三種貨物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