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始皇帝說得對,這一次還真不是清軍不行,就是單純的英軍戰鬥力碾壓!】
【明太祖朱元璋:清軍還是冷兵器時代的軍隊,但英軍已經是真正的熱兵器時代軍隊了。】
一百年前,東亞軍隊在鄭成功的率領下,也曾經和西方當時最強的荷蘭軍隊對抗過。
那個時候的荷蘭軍隊,武器隻是稍微領先一些鄭軍。
而且荷蘭人用的“排隊槍斃”戰術,說實話其實真不咋地。
所以那個時候鄭成功還是能憑借數量優勢,成功驅逐荷蘭人。
但一百年過去了。
英國踩著西班牙、荷蘭兩任海洋霸主的屍體上位,在歐洲打了拿破侖戰爭,在美洲打了美國獨立戰爭。
這是一支經驗無比豐富,戰術不斷更新,武器裝備不斷發展的軍隊。
它是這個時代無可爭議,碾壓群雄的熱兵器霸主之軍。
而清軍呢?
跟一百多年前的鄭成功軍隊相比,清軍在戰術、武器裝備等所有方麵都沒有絲毫變化。
一邊是在戰爭中進化發展了百年的近代熱兵器軍隊,一邊是毫無變革依舊還在用百年前僵化戰術和武器裝備的冷兵器軍隊。
縱然清軍發揮得再好,又有什麼用呢?
時代的浪潮滾滾而來,落後的結果就是會挨打!
紫禁城中,清軍失敗的消息傳回,大殿裡一片死寂。
道光皇帝身體顫抖著,很想要說些什麼。
但他又能說些什麼?
他並非沒有血性。
林則徐禁煙,這是第一次。
奕經的反擊,這是第二次。
但血性帶來的是什麼?
失敗。
一次比一次更加可恥的失敗!
長久的沉默之後,穆彰阿緩緩道:
“皇上,看來英國夷人還是有些本事的。”
“大清……或許還得再做些讓步。”
主戰派大臣們啞口無言。
能說啥?
打?
道光皇帝又不是沒打。
打了兩次,一次比一次輸得快,輸得慘。
打不贏的結果擺在麵前,主戰派大臣拿什麼來說服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讓盛京將軍耆英前往江南主持軍務,並負責跟英國的和談事宜吧。”
說完這句話,道光皇帝好像失去了所有力氣,癱倒在了龍椅上。
就在清廷緊張商議對策的同時,1841年8月27日,璞鼎查的命令抵達香港,隨後上萬名英軍浩浩蕩蕩地北上。
在這一次北上中,英軍先後攻陷多座城池,並第二次進攻之前因缺乏補給而主動放棄的定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