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王,你知道永安城內私塾有多少座嗎?”
楊秀清搖頭。
“不知。”
馮雲山歎了一口氣。
“五座。”
楊秀清有些驚訝:
“這麼少?”
馮雲山嗯了一聲,正色道:
“就是這麼少。一座州城竟然就隻有五座私塾,整個廣西有多少讀書人,可想而知。”
“若沒有足夠的讀書人來當官,誰來幫助天王和東王管理那些繁雜瑣碎的事務呢?”
楊秀清眉頭稍微舒展開了一點,又道:
“但本王還是覺得讀書人不可靠,那孔子的甚麼狗屁思想,早就已經把他們毒害了。”
“咱們太平天國內部不是也有學堂嗎?讓學堂的子弟們來當官也就是了。”
馮雲山聞言,哭笑不得。
太平天國的確是有學堂不假。
但問題是,學堂入讀的太平天國子弟們,基本上之前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孩子。
沒有個十年八年,怎麼可能成長得起來?
“東王,咱們爭取這些讀書人,隻是權宜之計。”
“自家的孩子成長之前,暫且用一用他們,今後有了自家孩子取代,再把他們換掉、清除也就是了。”
楊秀清哼了一聲,轉身離開。
馮雲山有些頭疼,揉了揉太陽穴。
“怎麼就對讀書人惡意這麼大呢?”
思考片刻,馮雲山轉身去找洪秀全。
“天王啊,您也是飽讀詩書,應該非常清楚一件事情。”
“沒有那些讀書人家族的支持,咱們是沒辦法建立地上天國的!”
洪秀全點了點頭,道:
“是這個道理。”
從宋朝以來,幾百年的科舉製度實行,早就已經讓地方上形成了一個個的科舉士紳家族。
這些士紳家族通過一代代人考科舉獲得權力的方式,對地方上形成了牢不可破的統治力。
雖說在簽訂了一堆不平等條約之後,城市之中的科舉士紳家族對百姓控製力已經大為下降,但在地方上這種局麵依舊還是非常穩固的。
沒有地方士紳的支持,太平天國是沒辦法用一個製度來控製百姓的。
洪秀全對馮雲山道:
“這方麵的事情你還是要多抓。”
“東王和西王他們對知識就是不夠尊重,也不懂讀書人能起到什麼作用。”
“咱們將來建立地上天國之後,也不可能一直用武器來治國,那不是瞎胡鬨嘛。”
“你就好好乾你的,我自然支持你。”
雖說主帥的權力是交給了楊秀清,但洪秀全本身也有一支龐大的天王衛隊,再加上馮雲山的南王府軍隊,還有北王韋昌輝的西王府軍隊,實力上比起東王楊秀清和西王蕭朝貴的聯盟還是要強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