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理論當然還是比較粗糙,經不起什麼推敲的。
但用來糊弄太平軍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農民、礦工等底層百姓,卻已經足夠了。
大清的文盲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所有華夏王朝中文盲率最高的,沒有之一。
道理要是太複雜了,老百姓還聽不懂呢。
洪秀全對楊秀清道:
“咱們接下來若是沒有什麼特殊情況,就先在道州休整一段時間。”
楊秀清連連點頭。
在經曆了永安突圍、桂林圍城、永州渡江三場大戰後,太平軍的兵力損失已經非常嚴重。
如今能作戰的軍隊,滿打滿算加起來也就大概三萬人。
道州作為和永安州平級的城池,是一個非常適合進行休整和招攬兵源,並對新兵們進行訓練的場所。
此外,剛剛失去了馮雲山的太平天國政權,也需要時間來重新劃分一下其餘五王的權力範圍。
種種因素結合,一次至少一個月的休整是必須的。
至於清軍方麵,廣西清軍同樣也參與了所有戰鬥,楊秀清覺得賽尚阿應該也會讓軍隊暫時休整。
至於湖南清軍,楊秀清則沒有那麼擔心。
道州畢竟是湖南南部最偏僻的州,這種地方不至於讓湖南清軍狗急跳牆。
而且湖南清軍的實力也遠不如廣西清軍,太平軍可以輕鬆抵擋。
和之前一樣,太平軍也並沒有對無抵抗的道州進行劫掠。
隻是例行公事般殺掉了道州滿城內的滿人男子,再將滿人女子分配給諸多太平軍士兵為奴。
分配完各自的住所後,楊秀清就派人邀請西王蕭朝貴來自己府上喝酒。
蕭朝貴看著麵前豐盛的菜肴,忍不住感慨道:
“真是好些天沒吃到這種好菜了。”
“嘶,真辣,真帶勁!”
蕭朝貴夾了一塊辣椒炒肉送入嘴裡,雖然被辣得齜牙咧嘴,但臉上卻露出滿意表情。
辣椒原產地是美洲,明朝末年隨著大明對外貿易,由歐洲殖民者傳入華夏,作為食鹽的代替品。
從產量上來說,大清的產鹽區有江淮、巴蜀兩大地區。
單單是這兩個地方的鹽巴產出,就足夠供應整個大清的上億老百姓。
但清廷為了保持足夠的國庫收入,卻采用了一個非常奇葩的政策。
長江以南的所有省份,都必須用長江中下遊的江淮產鹽區食鹽。
而長江以北的所有省份,都必須由巴蜀產鹽區進行供應。
這就導致,像湖南、貴州、廣西、雲南這些省份,明明距離四川巴蜀產鹽區近在咫尺,卻無法購買巴蜀的鹽巴,隻能買遠在數千裡之外江淮產鹽區的鹽巴。
幾千裡的運輸路程,讓江淮鹽巴在這些省份的價格居高不下。
偏偏鹽還是人類身體的必需品,不吃是真會死人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