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聽完自家父皇的話之後,心中不免有些可惜。
這倒不是朱棣對太平天國有什麼好感,主要是朱棣一點都不喜歡大清這個王朝。
誰讓大清滅掉了大明呢?
不過朱棣倒也並沒有完全喪失希望。
靖難之役盤點視頻就能看得出來,朱棣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樂觀,絕對不願意放棄的人。
視頻之中的那種近乎不可能贏的局麵,都被朱棣贏下來了。
誰說太平天國就一定沒有這種希望呢?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蕭朝貴在郴州並沒有停留太久。
因為太平軍偵查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情報。
“韃子的湖廣總督徐廣縉如今依舊還在衡州駐紮,並沒有回歸長沙。”
“長沙方麵韃子的兵馬非常虛弱!”
得到這個情報之後,蕭朝貴雙目中頓時綻放出了光芒,迫不及待地對著洪秀全和楊秀清開口道:
“天王,東王,我這就率領我部前往長沙,一舉將其攻克!”
一個時辰後,蕭朝貴點齊了兩千騎兵,迫不及待地朝著長沙出發了。
至於西王府麾下的上萬步兵,同樣也緊隨其後,日夜不停地對著長沙進行奔襲。
而就在太平軍開始發動對長沙奔襲的同時,郴州西部的桂陽州城方向,也爆發了激烈戰鬥。
此時,清軍追擊太平軍最為堅決的和春部,已經一路“收複”了諸多城池,抵達桂陽城下。
之所以這個收複要打上引號,是因為這些城池實際上都是太平軍主動放棄,清軍不發一槍一炮就直接拿下的。
但不管怎麼說,這並不妨礙清軍將領們將“收複之功”攬在自己頭上,喜滋滋地對朝廷報捷。
至於作為主帥的欽差大臣賽尚阿,此刻頭頂的官帽隨時都可能會被鹹豐皇帝給摘掉,自然更願意向朝廷稟報更多這種類型的大捷。
總之,太平軍先鋒不斷攻城掠地,殿後的軍隊則不斷放棄多餘城池跟進。
清軍則不在太平軍前方進行攔截,反而是以一路尾隨太平軍,以“收複”之功為主要目的。
雙方就這樣一路走一路追,維持了一個相當微妙又詭異,對雙方將領而言都能接受的局麵。
這個局麵在桂陽城被打破了。
此時太平軍占據了兩座州城,前鋒方向是郴州城,殿後方向就是桂陽城。
如此重要的城池,自然也需要有一個重要人物坐鎮。
這個人就是太平軍六王之中排名最後的翼王石達開。
石達開原本也是打算按照之前的慣例放棄桂陽城撤退的。
但在撤退的前一天,石達開接到了來自郴州方向楊秀清的緊急命令。
“……郴州多兵源,大軍主力征兵工作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