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湖南巡撫張亮基聽著這個名字,總感覺有點熟悉,但一時間又想不起來。
“你,說說左宗棠的事跡。”
隨著幕僚的描述,鏡頭中出現了一名中年男子。
他臉龐略顯圓潤,眉宇柔和,看上去並無多少鋒芒。
表情平靜而淡然,手持一本書冊,坐在大堂中安靜翻閱。
【左宗棠,湖南省長沙府湘陰縣左家塅人。】
【道光七年,於長沙府試中獲得第二名的佳績。】
【後來因父母去世丁憂,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後來又轉入時任湖南巡撫吳榮光創立的湘水校經堂讀書。】
【在這裡,左宗棠極為刻苦,專心研究學問,僅一年考試中就有七次名列全校第一。】
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丁憂結束後參加長沙鄉試,因“搜遺”中第,取得舉人功名。
但隨後三次前往北京會試,都沒有獲得進士身份。
湖南巡撫吳榮光對左宗棠極為賞識,認定左宗棠將來必定能成就大事,就讓左宗棠出任醴陵淥江書院山長。
在醴陵淥江書院期間,兩江總督陶澍偶然來此,和左宗棠相識,對左宗棠的才能大加讚賞。
隨後,在陶澍的力主下,其獨子陶桄與左宗棠的長女訂婚。
兩江總督,那可是大清一品大員。
唯一的兒子陶桄,那更是不知道多少朝廷頂級大員心中絕佳的女婿人選。
但陶澍卻執意要和左宗棠這個連進士都不是的舉人結為親家,可見陶澍究竟對左宗棠有多麼欣賞。
道光二十七年,左宗棠在北京應試時結識的好友胡林翼向時任雲貴總督林則徐力薦左宗棠。
林則徐聽說左宗棠的事跡後大為欣賞,派人傳書湘陰,希望左宗棠能出山相助。
但因某些事情,最終左宗棠並未前往雲南。
直到兩年後(道光二十九年),林則徐返鄉,約左宗棠在長沙相見。
兩人見麵之後的談話無比投機,竟然直接談了一整個晚上。
林則徐在這之後經常和彆人說起這次會麵,大讚左宗棠是“絕世奇才”。
聽幕僚說到這裡,張亮基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他,難怪我說這麼耳熟呢。”
“他在湘陰是吧,離長沙也不算遠,就幾十裡。”
“快,本官這就修書一封,你立刻派人去請他入城!”
陶澍倒也就算了,能得到民族英雄林則徐的讚許,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張亮基或許會覺得幕僚的話有些誇大,但絕對不會質疑兩位大清總督的眼光。
一位執意和左宗棠結為兒女親家,一位盛讚其是絕世天才。
這種怎麼可能不是人才?
但也並非就沒有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