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芳被罵得一臉茫然。
這啥情況?
趙匡胤哼了一聲,罵道:
“萬歲是君,九千歲隻是臣子!”
“楊秀清成了萬歲,他就是太平天國的第二個皇帝。”
“洪秀全這個什麼狗屁萬萬歲,說白了不就是太上皇嗎?”
“想想李世民和李淵!”
趙德芳愣了好一會,這才恍然大悟。
“第二個玄武門事變?”
玄武門事變之後,大唐也有兩個皇帝,而且持續了好些年。
太上皇李淵事實上被囚禁,隻有皇帝李世民才擁有真正權力。
這就是楊秀清想要做的事情。
太上皇當然比皇帝更為尊貴,但沒有權力的太上皇又有什麼用?
樞密使楊業嗬了一聲,道:
“楊秀清這麼做,肯定會引來其他幾個王反撲的。”
趙匡胤嗯了一聲,道:
“奪權可不是像他這麼奪權的,楊秀清這小子怕是要死了。”
趙德芳欲言又止。
算了,反正已經被父皇罵一次,再罵一次也沒啥。
趙德芳便道:
“父皇,為何您不看好楊秀清呢?”
趙德芳還有一句話沒說。
眼下的局麵,和當年父皇您陳橋兵變不是還有幾分相似嗎?
外有大敵遼國),內有製衡後周其他重臣)。
而且當時的趙匡胤甚至都還不是宰相這種頂級重臣,而楊秀清已經是執掌太平天國君臣大權好些年的二號人物了。
怎麼看,都感覺楊秀清的形勢更有利啊。
趙匡胤嗬嗬一笑,撫須道:
“楊秀清能和朕比?”
“當年後周在外麵的大將,可沒有一個能像石達開這麼厲害的。”
“更重要的是——”
趙匡胤目光幽深地開口道:
“朕可沒有給柴家一個月的時間準備禪讓!”
貞觀世界。
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緩緩搖頭。
“楊秀清太自信了,恐怕會出事。”
在場的大臣都不敢說話。
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起了當年的玄武門之變。
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對這件事情向來諱莫如深。
李治也不敢開口,但看到冷場之後,又隻能硬著頭皮接話。
“父皇是覺得楊秀清不該給洪秀全一個月時間嗎?”
李世民嗯了一聲,淡淡道:
“生日每年都有,又不是七八十歲的大壽,有什麼必要特地等?”
“夜長夢多,一個月的時間足夠洪秀全對外串聯各路心懷不軌之人了。”
“應該立刻逼迫洪秀全承認楊秀清的萬歲之位,然後以萬歲的身份下令調回石達開等人,或者直接進行逮捕彈壓。”
說到這裡,李世民嘿了一聲,不無自嘲地開口道:
“朕當年的時候,恨不得爭分奪秒呢。”
“楊秀清啊,還是太年輕了。”
李治聞言,心中不由浮現古怪情緒。
您玄武門事變的時候是二十八歲,楊秀清今年是三十四歲。
楊秀清,年輕?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已經是晚餐時間,但回到天王宮的洪秀全第一次失去了一邊聽一邊吃飯的心情。
他緊急地召來幾名心腹。
“你立刻去找北王。”
“你去找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