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廬州。
這座安慶臨時首府中,剛剛上任的湖北巡撫翁同書正在訓話。
這位新巡撫看起來溫文爾雅,頗有儒生風範,但說起話來卻是雷厲風行,壓力拉滿。
“皖北戰局糜爛,爾等都有責任!”
“上一任福濟辦不好的事情,爾等聽本官的話自然能辦成,聽到了嗎?”
在場的諸多清軍將領紛紛點頭應是。
彆看翁同書是個漢人,但人家的老爹可是翰林院學士,給鹹豐皇帝上過課的。
雖說不像杜受田那樣能成為帝師,卻也深得鹹豐皇帝的信任。
翁同書也知道這些家夥多半是口服心不服,便從手中拿出了一封書信,拍在桌子上。
“這是本官派人獲取的最新情報,陳玉成即將對廬州發起進攻,爾等都可以看看。”
眾將心中一驚,趕忙湊過去。
信是撚軍將領李昭壽寫來的。
李昭壽雖是撚軍的一部分,表麵上也跟隨盟主張樂行加入了對清軍的戰爭,並參加了樅陽會議。
可實際上他卻首鼠兩端,偷偷和大清保持聯絡。
樅陽會議召開時,李昭壽特地和太平軍許多將領套話,得知了九江被屠、天京被圍的嚴峻情況。
李昭壽覺得太平天國的滅亡板上釘釘,便立刻將樅陽會議的決策寫在信裡,讓心腹偷偷帶來廬州交給新任大清安徽巡撫翁同書。
諸多清軍將領看完這封信,都感覺事態嚴重。
“陳玉成主攻廬州?”
“巡撫大人,咱們得趕緊讓湘軍進入安徽支援咱們啊。”
“李續賓不是就在九江嗎?巡撫大人快讓胡林翼大人把他那支兵馬調過來吧。”
之前陳玉成在安徽、湖北縱橫來去,在場的清軍將領哪個沒吃過虧?
對這個名字,所有人都有很重的心理陰影。
翁同書聞言頓時大怒,吹胡子瞪眼睛,當場拍桌。
“什麼話,這是什麼話!”
“安徽境內如今可是有三萬多朝廷的兵馬,陳玉成區區三萬饑民,本官何須向彆人求救!”
“若是傳到皇上耳中,還以為咱們安徽沒有男子漢了,隻能靠湘軍救命呢。”
“都給本官做好準備,迎戰陳玉成!”
眾將麵麵相覷,隻能應是離開。
走出巡撫衙門的大門口,蕭開甲有些擔憂地對著一旁的李孟群道:
“大人,沒有湘軍的支援,咱們能守得住嗎?”
李孟群歎了一口氣,道:
“還好巡撫大人隻是讓咱們守,若是再要求咱們主動出擊,嘿嘿……”
怪笑了兩聲之後,李孟群正色道:
“無妨,長毛賊缺乏重火力,咱們這邊打他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蕭開甲歎了一口氣,道:
“希望如此吧。”
對這些清軍將領來說,他們雖然畏懼陳玉成,但在過去的戰鬥中也能察覺到陳玉成麾下兵馬戰鬥力不足的問題。
眼下雙方數量相仿,給他們還是增添了一些信心。
湖南,楊家坪。
“……著曾國藩奪情複起,即刻領兵趕赴浙江,剿滅石達開賊匪!”
聽著麵前的使者宣讀完聖旨,已經接過不知道多少次旨意的曾國藩身體劇烈地顫抖著,難掩喜色。
“臣領旨謝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句話曾國藩不知道喊了多少次,但肯定是人生至今最為認真,甚至是虔誠的一次。
接完旨意,兩個弟弟就圍攏過來。
“大哥,你終於能複起了!”
“大哥,我們又能回去剿滅長毛賊了!”
曾國藩嗬嗬一笑,對著曾國華道:
“你馬上出發,去聯係九弟的吉字營。”
“還有,皇上調撥給我的那些兵馬,也要趕緊派人去和他們聯係一下。”
【和上一次母喪時對鹹豐皇帝奪情複起旨意推三阻四不同,這一次父喪丁憂之中的曾國藩非常痛快地就接旨謝恩,並在第二天離開了楊家坪老家。】
至於後世為什麼會有人屢次三番稱讚曾國藩是超級大孝子……
彆問,反正問就是孝順。
能為大清做到這種地步,那能不孝順嗎?
曾國藩接完旨意之後,立刻回到書房之中開始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