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畫麵繼續播放著。
在諸多部下的護衛下,僧格林沁狼狽地騎馬從大沽北炮台撤出。
看著身後濃煙滾滾,依稀還在傳來戰鬥聲的北炮台,這位大清科爾沁親王臉上滿是震驚、茫然和不解。
“怎麼會這樣?”
他完全無法理解,這一仗為何會打成如今這般模樣!
但僧格林沁還沒有放棄,他對著一名心腹大叫。
“去南炮台,告訴樂善一定要守住,本欽差這就回天津去調兵前來支援!”
說著,僧格林沁頭也不回地朝著天津奔跑而去。
【漢高祖劉邦:朕有點懷疑,這個僧格林沁是不是和第一次大沽之戰一樣跑路了?】
【漢武帝劉徹:太祖皇帝所言極是,朕也覺得他是腳底抹油了。】
【唐太宗李世民:大清官員在某種程度上,還真是擁有一樣的特質啊。】
金幕中的戰局正在急劇惡化。
隨著北炮台失守,大量英法聯軍開始通過工兵搭建好的浮橋,越過海河進入了南炮台的區域。
英法聯軍的艦船也都從北側海麵蜂擁而至,靠近海岸對南炮台抵近發射。
“注意潮汐,彆犯上一次的錯誤!”詹姆斯還特地提醒部下們。
在這個時代,能被《泰晤士報》頭版頭條刊登的海外戰報少之又少。
詹姆斯可不想以失敗者的身份登上這種頭條新聞!
事實證明,英法聯軍的士兵們非常好的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聽從了詹姆斯和夏爾兩位司令官的指揮。
在激烈的戰鬥中,南炮台的火炮也被聯軍炮兵以驚人的準度,一一點名摧毀。
這支聯軍的八千名士兵全部都是來自英法兩國當世最強悍的精銳,實力遠超大清之前麵對的任何一支侵略軍。
在碾壓式的戰鬥力麵前,清軍的潰敗顯然已經不可避免。
隨著英法聯軍蜂擁進入南炮台,心知敗局已定的一名大清總兵衝到了樂善的麵前,大叫道:
“提督大人,守不住了,我們快撤退吧!”
樂善雙目通紅,一巴掌就甩了過去。
“混賬,本官奉欽差大人之命守衛南炮台,豈有撤退之道理!”
總兵捂著臉,心中委屈又驚懼地開口道:
“大人,再不走就要死在這裡了!”
樂善須發皆張,大吼道:
“本官縱然是死,也要為大清守衛疆土到最後一刻!”
在這最後的時刻,作為一品大員的直隸提督樂善並未選擇像僧格林沁一樣逃亡。
他要和炮台共存亡。
這也激勵了炮台中剩餘的清軍。
一支英軍正在攀登炮台階梯,突然聽到頭頂有響動,下意識地抬頭。
一名清軍表情扭曲,懷裡抱著一個正在熊熊燃燒的陶罐。
“夷人,和你大清爺爺一起死!
他旋即一躍而下。
英軍士兵下意識地舉槍開火。
但這清軍士兵卻毫無畏懼,落入了英軍陣型之中。
大火猛然擴散開來,幾名英軍渾身著火,在地麵上連滾帶翻,慘叫不已。
關牆的拐角處,十名英軍正在小心翼翼地前進。
突然,頭頂一聲大喊。
“夷人,跟你爺爺在黃泉路上作伴!”
又一名清軍從天而降,還未落地時,懷中緊抱的火藥桶已經轟然爆炸。
火光和氣浪伴隨著英軍的慘叫遠遠傳開。
【必須承認,僧格林沁的確讓大沽口的清軍在戰鬥力和素質上提升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