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海城外。
數萬太平軍四麵八方,將此地完全包圍。
洪仁玕也趕到,勸說李秀成。
“忠王,這樣進去太冒險了,英法兩國的軍隊昨天就已經進城協防了。”
“我們打不過的!”
李秀成自信滿滿,對著洪仁玕笑道:
“乾王,你怕什麼?”
“英法兩國也就能嚇住鹹豐,咱們天兵戰鬥力可不是僧格林沁率領的那些廢物能相提並論的!”
李秀成的觀念和楊秀清是很像的。
對洪秀全、洪仁玕兩兄弟深信不疑的那套“拜上帝教”理論,都嗤之以鼻。
剛剛建立的“蘇福省”內部,李秀成用的就是傳統華夏諸侯的打天下方法。
商業沒有被取締,大部分商人的財富也沒有被沒收,能正常繼續經商。
隻是把土地收回來,分配給了太平天國的士兵們作為田產。
秉持這種理念的李秀成,本質上就是元末加入紅巾軍的朱元璋。
表麵信教,實則是為了加入起義軍後追逐功名。
對洋人,李秀成不但沒有什麼“基督教兄弟情誼”,還恨不得把洋人全部殺光,趕出華夏。
上海城內。
江蘇布政司使薛煥惶惶不可終日,對著英法兩國使者大獻殷勤。
“兩位大人,這一次上海的安危就全靠你們了。”
英國公使普魯斯和法國公使布爾布隆都很淡定,甚至還嘲笑起薛煥。
“區區太平軍怕什麼?”
“我們說沒事就沒事。”
兩人已經下令,讓在上海租界內駐紮的英法兩國軍隊總計一千人進入城池,接管了一部分城門的防務。
城外,李秀成已經坐進了轎子裡麵。
“出發!”
浩浩蕩蕩的太平軍簇擁著李秀成,朝著上海城而去。
李秀成也不是莽夫。
乘坐轎子,傳達的其實就是和平意願。
隻要英法聯軍交出上海,就不會開戰。
而且李秀成還有內應。
上海城內的清軍都司守備餘又政早就悄悄派人通知李秀成,等太平軍大兵到來,就裡應外合獻城。
城內。
餘又政被五花大綁,跪在了英法公使和江蘇布政司使薛煥的麵前。
薛煥大聲喝斥:
“餘又政,你這混賬東西,竟然敢背叛大清。”
“殺了他!”
城外,李秀成的轎子在諸多太平軍的簇擁下,緩緩朝著上海城西門進發。
太平軍一邊走,一邊齊聲呼喊。
“投降不殺!”
“天兵不乾涉英法兩國利益!”
恨歸恨,李秀成也分得清現實。
如今太平天國國力太虛弱,尤其是國庫非常空虛。
上海已經開放通商二十年,成為江南地區和外國貿易的樞紐。
占領此地並維持貿易,太平天國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稅收,同時還能從這裡向外國采購武器。
湘軍為什麼這麼強,歸根結底就是從廣州采購了大量外國武器。
隻要太平天國有了上海來作為武器采購站,將來太平軍就能重新壓製湘軍。
李秀成從轎子的窗戶中看著越來越近的上海,嘴角露出笑容。
“英法蠻夷也害怕天兵,不敢開戰,嗬嗬。”
“這事成了!”
為了保證和平接手,李秀成不惜在上海城外停留一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