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元英宗的死其實就類似於司馬懿違背洛水之誓一樣,整個信用體係崩塌了呀。】
元英宗之前也不是沒有莫名其妙死掉的皇帝,但那至少都還是黃金家族皇族內部兄弟、叔侄的相互殘殺。
但五年前的南坡之變,是一次純粹的“臣子弑君”案。
任何事情,隻要有人先開了頭,整個社會的底線就會被立刻拉低。
此刻,金幕中燕帖木兒的心腹們便將其影響完全展現出來。
【唐太宗李世民:元英宗實在是太不小心了,不但葬送了漢化,還連累了將來所有的大元皇帝啊!】
【元世祖忽必烈:你們先彆胡說,燕帖木兒未必就會弑君。】
【宋太祖趙匡胤:是嗎?你是不是忘了燕帖木兒的心腹們剛剛才說過,他們幾個月前才在大都殺掉了泰定帝的太子阿速吉八?】
【隋文帝楊堅:按照正常情況,阿速吉八從自家老爹泰定帝那裡繼承皇位還真是名正言順,所以燕帖木兒事實上已經造反弑君過一次了。】
【宋太祖趙匡胤:這個和世?蠢得要命,拉攏燕帖木兒就算了,居然還在沒回到大都掌控全局的情況下就打壓燕帖木兒,朕看他就是找死!】
【元世祖忽必烈:……】
大元世界中,忽必烈又一次地覺得心累。
在場的諸多大元臣子們也是麵麵相覷。
彆人來說這些也就算了,大家都還能反駁一下。
金幕麵前的曆朝皇帝,哪個不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明君?
從這些明君口中一致說出來的判斷,實在是太難反駁了。
忽必烈鬱悶地歎了一口氣。
“他娘的,難道朕的大元真的要完了嗎?”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燕帖木兒沉默片刻,緩慢搖頭。
“不行,至少現在不行。”
此刻和世?的身邊除了燕帖木兒之外,還有諸多蒙古漠北宗王率領兵馬相護。
燕帖木兒在這種時候對和世?動手,極有可能會被反殺。
【和世?其實也並非那麼單純無知,他特地挑選了一個自己非常強勢的時期來架空燕帖木兒。】
【而燕帖木兒此刻因還在草原,遠離大都這個大本營,一時間也無法做出有效的應對。】
畫麵切換到皇帳之中,和世?正在教導兩個兒子妥懽帖睦爾和懿璘質班讀書。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等兩個兒子讀完後,和世?特地將大兒子妥懽帖睦爾留下來。
“孩子啊,事情變化得太快了,先暫時讓你叔父當一段時間的皇太弟吧。”
“你且忍耐幾年,太子的位置遲早是你的。”
頓了頓,和世?又特地叮囑道:
“孩子,父皇和你說的這番話,你記得不要告訴任何人,哪怕是你母後和弟弟都不行!”
十歲的妥懽帖睦爾懵懵懂懂,隻能點頭應是。
另外一邊,燕帖木兒悄悄去見了幾名隨行的漠北蒙古宗王。
“各位,昨夜陛下召我,說了關於漢化的事情。”
“什麼?”幾名漠北蒙古宗王聞言,頓時臉色大變。
如果說漠南的蒙古貴族還有一定希望接受漢化,漠北的蒙古宗王們對漢化絕對是深惡痛絕。
聽完燕帖木兒的話之後,幾名漠北宗王心情複雜,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些啥。
在察合台汗國呆了差不多二十年,在漠北宗王們大力支持下登基的和世?竟然支持漢化,這誰能想得到?
沉默片刻後,年紀最老的那名宗王煩躁地一揮手,冷聲道:
“反正我們隻管護送陛下回京,等陛下賞賜完我們就回歸漠北。今後你們愛怎麼在朝廷折騰都無所謂,不影響我們就行!”
幾名漠北宗王對視一眼,都對這個想法表示讚同。
燕帖木兒見狀,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南下之後,如何處理和弟弟圖帖睦爾的見麵就成了問題。】
【出於安全考慮,和世?並未選擇可能有蒙古舊貴族勢力殘留的上都,也並沒有選擇圖帖睦爾的大本營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