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練完畢之後是短暫的休息用餐時間。
朱元璋坐在一旁,一邊就著清水啃饅頭,一邊聽著麵前這些小和尚們的聊天。
“你們都聽說最近在北邊的紅巾軍起義了嗎?聲勢浩大啊。”
“聽說他們是彌勒佛的信徒,沒想到彌勒佛居然這麼厲害!”
“咱們也是佛門一派,要不咱們乾脆也一起北上,加入紅巾軍乾一番大事業吧!”
小和尚們畢竟是少年心性,聊起這個改天換地的大事情,不但沒有任何害怕,反而一個個躍躍欲試。
朱重八含笑聽著,也不開口摻和。
一名小和尚突然對著朱重八開口:
“師叔,你的武藝這麼厲害,就沒想過去投奔紅巾軍,在那裡打出一番名堂來嗎?”
朱重八聞言一愣,隨後笑著搖頭。
“我隻想安安心心的當一個僧人。”
小和尚好奇地看著朱重八,道:
“師叔,聽說你是寺院裡很少見的,外出三年還能回來的武僧,你應該見過很多人,有很多故事吧?”
諸多小和尚頓時起哄。
“師叔,我們要聽故事!”
朱重八聞言不由沉默,回憶起自己三年中見到的一幕幕。
路邊的凍死白骨,爭奪食物揮刀相向的男子,易子而食眼冒綠光的饑民……
朱重八歎了一口氣,板起臉道:
“早飯既然已經吃完,就該開始一天的功課了!”
瞬間,小和尚們哀嚎一片。
將小和尚們送入讀書的廳房,朱重八站在外麵,聽著裡麵傳出來的朗朗讀書聲,心中一個念頭浮現。
真要去加入紅巾軍?
沉默良久,他緩慢搖頭。
“不,還不是時候。”
大明世界中,明顯消瘦不少的朱高熾正在陪朱元璋吃飯。
自從朱棣離開後,朱元璋臉上的笑容明顯多了不少。
尤其是在看到朱高熾身邊小小的朱瞻基時更是如此。
四世同堂,對任何一個老人而言都是非常幸福的時刻。
朱高熾疑惑地看著朱元璋。
“皇祖,為何您當時不立刻從軍呢?”
“那樣的話,崛起不是會更快嗎?”
朱元璋笑了笑,表情平和地開口。
“欲速則不達,傻孩子。”
朱高熾若有所思。
坐在朱高熾身邊的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他就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
朱瞻基用稚嫩的童音說道:
“老祖宗說的咱也聽不懂呀。”
朱元璋哈哈大笑,表情慈和地摸了摸朱瞻基的腦袋。
“老祖宗的意思是,送死的事情讓彆人先乾,咱們可以站在後麵看看情況,懂了嗎?”
“哦——”朱瞻基恍然大悟。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夜色中的沙河安靜地流淌,在月光下就好像一條潔白的緞帶。
三萬紅巾軍口銜枚馬裹蹄,安靜地行進在月光下。
“劉大帥,這月亮他娘的有點醒目啊。”毛貴放低音量,對著身旁的劉福通開口。
劉福通哼了一聲,同樣低聲回答。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遠處,影影綽綽的元軍營帳已經出現。
走到進來,還能聽到元軍將士們的取樂聲。
“喝,喝完這杯,還有三杯!”
也先帖木兒喜氣洋洋地舉起酒杯,對著眾將勸酒。
眾人哈哈大笑,摟著一旁強搶而來的女子,又親又抱,醜態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