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嗯,這種時候稱帝不是一個好時機。】
【秦始皇嬴政:有什麼好怕的,北邊不是還有韓林兒的龍鳳政權嗎?你們就是畏手畏腳的。】
【隋文帝楊堅:始皇帝,你當秦王的時候大秦都好幾百年曆史了,你不懂這些王朝末期爭霸的事。】
【漢武帝劉徹:換朕也直接稱帝。誰敢反對,滅了他就是。】
【唐高祖李淵:嘖嘖,你們就不能低調點嗎?群雄割據的時候,一定要先出頭被眾人集合起來暴打才舒服?】
【魏武帝曹操:李淵說得對,低調比較好.朕之前就是高調了點,搞得四處為戰,變成天下叛徒們的公敵了。】
【吳大帝孫權:曹阿瞞,你彆說那屁話。你都把天子拿在手裡還想低調?】
【昭烈帝劉備:曹賊,你架空大漢皇帝,罪無可赦,天下共討你也是理所當然!】
曆朝皇帝明顯分成兩派。
一派支持稱帝,講究的是誰不服就弄死誰。
另外一派覺得需要韜光養晦,猥瑣發育。
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會選擇哪個答案呢?
金幕中,朱元璋並未立刻做出決定,而是對著麵前諸多臣僚道:
“各位,這是一件大事,我需要一些時間來好好考慮一番。”
群臣隻認為朱元璋是效仿古代皇帝的三辭三讓,也就沒有繼續說這個事。
總不可能一天內完成三辭三讓吧?
那也太不體麵了。
慶功宴結束後,朱元璋並沒有休息,而是開始馬不停蹄地召見當地諸多投降的官員、士紳。
在城中原先由福壽居住的府邸中,朱元璋剛剛送走一批當地士紳,臉上帶著幾分笑意。
這些士紳們都表態,願意鼎力支持朱元璋。
前提當然是得保證他們的利益。
對此,朱元璋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有了這些士紳的幫助,朱元璋很快就能在這邊站穩腳跟。
到那個時候,這座多朝古都才能真正算是朱元璋的根據地。
剛打算休息一下,去後院逗一逗大兒子朱標,馮國用就前來稟報。
“主公,徽州大儒朱升先生來了。”
朱元璋表情變得嚴肅,立刻道:
“我親自去迎接!”
朱元璋來到大堂外,看到一名極為儒雅的老先生緩步而來。
“楓林先生。”
“朱總管。”
兩人相視而笑,進入大堂就座。
朱升,是徽州一帶最有名的大儒,人稱“楓林先生”。
朱元璋本身文化水平是不高的,故而對這些有學識的讀書人頗為敬重。
尤其是像朱升這種在當地擁有諸多學生、人脈的大儒更是極為尊敬。
朱元璋很清楚,徽州許多士紳究竟會不會投靠自己,就是朱升一句話的事情!
兩人一番交談,竟頗為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朱元璋便順勢請教道:
“楓林先生,我如今拿下集慶,諸位臣僚皆勸我稱帝。”
“不知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朱升撫須一笑,並未立刻回答,而是反問了朱元璋一句。
“總管認為,如今您的局麵如何?”
朱元璋不假思索地開口。
“四麵皆敵!”
朱升點了點頭,淡然道:
“以張士誠之狂傲,尚且需要接受龍鳳政權的冊封。”
“若總管悍然稱帝,便會成為龍鳳政權和大元朝廷的敵人。”
“總管覺得能以一己之力抵擋這兩大政權的圍攻嗎?”
朱元璋搖頭道:
“那肯定不行。”
無論是還掌握著大半個天下的元廷,還是劉福通、韓林兒的龍鳳政權,對現在的朱元璋來說都是無法抵擋的龐然大物。
朱升仔細觀察著朱元璋的神態,略微遲疑了一下後,開口道:
“老夫還有一番話,不知當講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