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有這樣的皇後和太子,妥懽帖睦爾這輩子也算是交待了。】
【宋太祖趙匡胤:這皇後和太子還不是他自己選的?朕的評價是活該。】
【元世祖忽必烈:哎……】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哈哈,朕早就告訴過你們了,彆天天說大清不行,你們看看大元就知道大清皇帝其實還挺正常的。】
曆朝皇帝剛想反駁康熙的話,心中情不自禁地拿乾隆、鹹豐和妥懽帖睦爾對比。
乾隆是好大喜功,頑固守舊。
鹹豐是用人無方,沒能力改革。
至於妥懽帖睦爾嘛。
用人無方,沒能力改革,好色入骨,殺害名臣脫脫,無視南方如火如荼的起義軍,等等。
這麼一比的話……
【光武帝劉秀:好像大清的昏君是比較正常一點。】
【昭烈帝劉備:不得不承認,在比爛這方麵,還是大元更勝一籌。】
【元世祖忽必烈:……】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搠思監思考片刻,非常痛快地接受。
“老樸啊,你說得沒錯。”
“也隻有陛下退位當了太上皇,我才能安穩。”
妥懽帖睦爾彆的地方不去說,刻薄寡恩是肯定的。
脫脫幫助妥懽帖睦爾除掉了權臣伯顏,說是恩同再造也不為過。
可妥懽帖睦爾呢?
把脫脫兩度罷相,最終害死了這位一代賢臣。
接下來的哈麻也沒好日子過,被活活打死。
還有最開始登基時的伯顏,以及在脫脫兩度罷相中間當過一段時間丞相的彆兒怯不花。
四個丞相,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這怎麼能不讓搠思監害怕?
在和樸不花達成一致後,搠思監又開口道:
“但想要做成這件事情,必須得太平那個家夥配合才行。”
太平賀唯一)和搠思監、樸不花是不一樣的。
作為漢人,太平正兒八經是靠著忠誠和能乾,一步步走到現在。
不管是蒙古、色目還是漢人大臣,對太平都很敬重。
隻要太平願意加入,那麼就是皇後、太子、左右兩位丞相聯手。
妥懽帖睦爾一個天天開群體派對,常年不理政事的昏君哪裡有什麼抵抗的能力?
搠思監計較已定,第二天就以宴請的名義找來太平。
他也不廢話,直接將計劃和盤托出。
“陛下內禪,太子登基。”
“我已經得到承諾,隻要做成這件事情,你我都會封王,還能和皇族聯姻!”
太平聞言,大驚失色,手中酒杯落地。
“搠思監大人,這是陛下的家務事,哪裡是我們臣子能開口置喙的呢?”
“下官今天有些醉了,告辭!”
說完這句話,太平急急忙忙地離開。
搠思監心中頗為不爽,哼了一聲。
“這些個漢人,還真是膽小如鼠!”
搠思監說不動太平,就輪到太子愛猷識理達臘上。
但愛猷識理達臘才剛剛暗示了一下,太平就立刻找各種理由。
要麼有緊急公事要忙,要麼就東拉西扯避而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