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一聽,不由心中好笑。
“你是覺得朱元璋卸磨殺驢?”
趙德芳點了點頭,道:
“兒臣感覺朱元璋一直都對這些不是‘自己人’的臣子懷有戒心。”
趙匡胤哈哈笑了起來,撫須道:
“戒心是肯定有的,朕當年也有。”
趙匡胤和朱元璋其實都麵臨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非得是你當皇帝?”
兩人的身份都不高,尤其朱元璋的身份更低。
憑什麼是這兩位來當皇帝,彆人難道就不行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趙匡胤選擇的是分權。
把一個官職的權力直接分到好幾名官員的手裡,讓這些官員圍繞著這點權力陷入無限內鬥中,自然也就不可能危及到皇權了。
至於內鬥必然會帶來的副作用,和鞏固趙氏家族的皇權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
趙匡胤頓了頓,又接著道:
“清洗功臣肯定是會有這種情況的,朕當年不也有過杯酒釋兵權嘛。”
“但在這種時候就清洗功臣?除非朱元璋被腦子踢了。”
此時的大明才剛剛北伐成功沒兩年。
妥懽帖睦爾都還沒抓到。
陝甘方向的王保保等人都還沒有搞定。
換言之就是,大明的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呢。
這種時間點去謀害一位大明百戰百勝的名將,朱元璋是傻子才會這麼乾!
趙德芳恍然大悟,一拍大腿。
“是兒臣想多了。”
趙匡胤悠然撫須而笑。
“其實常遇春死在這個時候,未嘗不是一種好事。你看金幕中不就寫了,他的後代享儘各種哀榮啊。”
“反而是那些打完天下之後還老不死的功臣,日子才是真正的不好過呢,哈哈!”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就在常遇春救援北平,進攻上都的同時,徐達在陝甘方向的戰鬥也正在進行中。】
【跟在山河四省不同,這一次徐達碰上了很大的麻煩。】
和常遇春分開後,徐達先是一路西進,將矛頭對準了在臨洮的大元關中頭號軍閥李思齊。
李思齊原本就是一個沒有什麼雄心壯誌,隻想著困守一隅的軍閥。
眼看著地盤已經損失殆儘,李思齊又不願意北上去投靠王保保。
左思右想之下,李思齊帶著麾下五萬兵馬向徐達投降。
徐達非常高興,親自拉著李思齊的手,對其溫言撫慰。
“李大人如此明智,陛下得知後必然會很高興!”
朱元璋的確很高興,將李思齊任命為江南行省左丞,但不給他上任,而是將他安置在京師。
【李思齊的突然投降,直接改變了陝甘一帶明軍和元軍的兵力對比。】
在收編了李思齊部數萬元軍後,徐達麾下的兵力規模猛然膨脹到超過十萬,已經和王保保麾下兵馬旗鼓相當。
王保保得知消息後忍不住拍著桌子,罵了整整一天一夜。
“李思齊這個王八蛋,之前就一直和本王作對,現在還要和本王作對!”
這下子,王保保麾下的諸多謀臣將領們信心也變得不足了。
“大王,咱們真的還能和徐達對抗嗎?”
“要不乾脆咱們就直接撤退吧?”
王保保沉默良久,哼了一聲。
“先北撤到草原上,再臨機行事!”
說來也巧,就在王保保準備退往草原的時候,他的部下卻意外地截獲了一批人。
曾經和李思齊並列為關中四軍閥之一的張良弼。
王保保看著張良弼,皮笑肉不笑。
“張大人,你就跟著本王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