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源被擁立為帝,是五代十國中第一次發生這種行徑。】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時間裡,這一幕將會一次又一次地發生,直到有朝一日某個人站出來終結一切混亂。】
翌日早晨,李嗣源在諸多從馬直的簇擁下來到魏州城外。
得知消息後,趙在禮率領諸多魏州軍將校親自出城迎接李嗣源入城。
張破敗等人正打算一起進去,卻被攔住。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張破敗大怒。
趙在禮毫不示弱地開口。
“從馬直是李存勖的皇帝親軍,你們若是進城,我們的安全怎麼保證?”
“你們就留在城外,如果朝廷真的派兵來打你們,我們自然會出城援救!”
從馬直和魏州軍頓時展開僵持,大有一言不合就開打的意味。
關鍵時刻,霍彥威又出來勸和。
“各位,既然大家的目標都一樣,又何必自相殘殺?”
“從馬直不妨稍候數日再進城,反正都是遲早的事情。”
在霍彥威等人的勸說下,從馬直放棄進城,讓李嗣源帶著一乾心腹入城。
進入魏州後,李嗣源親自和趙在禮單獨會麵。
“是誰讓你們撕毀陛下聖旨的?”
趙在禮沉默片刻,說出了幾個名字。
李嗣源心中一震。
“竟然是他們?”
這幾個名字,可都是在後唐建立中赫赫有名的開國功臣。
雖然比不上李嗣源、郭崇韜、李存審這些頂級功臣,但排名也都能在前十、前二十。
連他們也都想要背叛後唐李存勖了嗎?
李嗣源呼出一口氣,語氣緩慢地說道:
“單憑魏博軍和從馬直是無法成就大業的,老夫需要回歸成德召集老夫的兵馬前來。”
除了天下諸道兵馬總管外,李嗣源還有一個成德節度使的官職。
趙在禮忙道:
“還請大人坐鎮此地,發一紙詔書給成德軍便是。”
李嗣源搖了搖頭,道:
“這是造反殺頭的大事,若非老夫親自,你覺得成德軍會來?”
“事不宜遲,老夫必須要連夜離開,否則等元行欽得知消息後領兵來攻,一切都來不及了!”
趙在禮等魏博軍將領遲疑片刻,點頭答應。
當天,李嗣源趁夜悄然離開魏州。
他並未返回從馬直軍營,而是來到距離魏州數十裡的魏縣。
確認安全後,李嗣源沉聲開口。
“張虔釗,你立刻去找元行欽,讓他領兵前來和老夫一起進攻魏州,滅了魏博軍和從馬直。”
“霍彥威,你是鎮州刺史,立刻前往鎮州召集成德軍前來!”
幾名將領聞言都傻眼了。
“大人,咱們不是……”
李嗣源打斷了眾人的話,冷冷地開口。
“老夫效忠大唐一輩子,怎麼可能會背叛陛下?”
“眼下的情況雖然混亂,但隻要老夫平定了魏州和從馬直,陛下就會明白老夫的忠心!”
【李嗣源拒絕稱帝,一方麵是感激李克用的恩情,另外一方麵則是他並不覺得造反能成功。】
魏博軍再加從馬直,撐死了也就萬把人。
即便是再加上霍彥威的鎮州成德軍,也就兩萬左右。
兩萬人就想要推翻後唐?
簡直想多了。
對李嗣源來說,他現在是後唐天下諸道兵馬總管,也就是所謂的“天下兵馬大元帥”。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為啥要造反?
眾將還想要說些什麼,李嗣源臉色一變,厲聲道:
“你們忘了從璟還在洛陽嗎?”
李從璟,李嗣源的長子,也是他認定的繼承者,如今正在洛陽禁軍之中出任將軍。
一旦李嗣源宣布起兵造反,李從璟必死無疑。
聽完這句話,眾將不再堅持,各自散去。
鏡頭一轉,李嗣源派出的使者張虔釗抵達元行欽大營,將李嗣源的親筆信交給元行欽。
上麵非常詳細地說明了整個事件的經過,表明了李嗣源要繼續剿滅魏州叛軍的企圖。
但元行欽看完之後,卻是一聲冷笑。
“李嗣源這個老匹夫,陛下早就知道他野心勃勃。”
“如今都接受了叛軍的擁立,又征調成德軍過來,分明就是想要聯合叛軍一起消滅本官!”
“本官若是這都能上當,那就真對不起陛下的千叮萬囑了!”
【元行欽不但沒有繼續進攻魏州,反而率領麾下一萬多兵力退到衛州河南衛輝),並飛馬加急稟報洛陽,在奏章中彈劾李嗣源領兵造反!】
諸多彈幕頓時密密麻麻飄過。
【秦始皇嬴政:好好好,這下真是亂成一鍋粥了。】
【漢高祖劉邦:那麼問題來了,李嗣源究竟是真忠心,還是真有野心呢?】
喜歡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