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立刻站了出來。
“臣在!”
柴榮正色開口。
“趙卿家,朕有一個非常艱難的任務要交給你。”
【柴榮將改革禁軍的任務交到了二十七歲的趙匡胤手中。】
【而事實證明,趙匡胤完成的非常好。】
一幕幕畫麵閃過。
按照柴榮的命令,趙匡胤裁撤了大量禁軍“侍衛馬步軍司”的冗兵。
隨後又從全國各地招攬勇士,加入由“殿前諸班”擴充而來的“殿前司”中。
經過這一番整頓,後周禁軍的實力全麵增強。
殿前都虞候趙匡胤所率領的殿前司更是成為後周禁軍諸多司屬中兵力最多、實力最為強悍的存在。
而趙匡胤在這個過程中也認識了許多人,培植起了自己的勢力。
畫麵中,趙匡胤和其他九人跪在大堂中,大聲道:
“我等今日結為異姓兄弟,他日富貴同享,患難與共!”
金幕中趙匡胤這九位兄弟的名字。
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
【在這個時代為了維持利益和忠誠,各種養子、結拜兄弟層出不窮,趙匡胤的這個“義社十兄弟”在世人看來也並無特彆之處。】
【但有一點是所有人都能察覺到的,那就是經過這一次的禁軍改革,趙匡胤已經摸到了後周核心層的邊緣。】
【而此時的趙匡胤,僅僅隻有二十七歲!】
【值得一提的是,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也在此時晉升為後周檢校司徒,並被授予天水縣男的爵位。】
【“父子同掌禁軍”,被時人譽為佳話。】
諸多彈幕隨之飄過。
【漢高祖劉邦:喲嗬,看不出來啊,小趙你除了能打仗之外,居然還會搞改革?】
【宋太祖趙匡胤:哼哼,朕會的東西多著呢,你們馬上就能看到了!】
【漢武帝劉徹:是你改的嗎?怕不是你爹負責的吧。】
【宋太祖趙匡胤:你當周世宗是傻的?人家可是一代明君!】
大隋世界中,隋文帝嘖了一聲。
“這個趙匡胤,還真是趕上好時候了。”
太子楊勇有些疑惑地開口。
“父皇,為何柴榮要如此提拔趙匡胤呢?”
二十七歲就被委任改革禁軍,還被飛速提拔。
傻子都能看出來,柴榮是有意為之!
隋文帝笑了笑,道:
“這裡麵其實是有很多門道的。”
首先,後周的禁軍實力真的很弱嗎?
如果真的很弱,後周開國皇帝郭威是怎麼靠這些禁軍平定天下的?
高平之戰,後周又怎麼能打敗破釜沉舟的北漢傾國之師?
答案其實很簡單。
掌握禁軍的是郭威時代的老臣,他們對剛剛即位的柴榮沒有那麼感冒,也不願意拚死為柴榮效力。
所以後周先鋒樊愛能才會一觸即潰,太原才會損兵折將打不下來。
柴榮意識到這一點,但這位聰明的皇帝並沒有用“違抗君命”來對那些掌握禁軍的前朝老臣動手。
他用的是“太原失敗,戰力低下”的借口,以改革軍隊、提升戰鬥力的理由來動手。
這樣,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而在改革軍隊的過程中,那些不聽話的前朝老臣麾下軍隊自然就會被淘汰裁撤,被趙匡胤等忠於柴榮的將領所吞並。
無聲無息間,後周禁軍的掌控權從那些前朝老臣手中回到了柴榮手裡。
楊勇聽到這裡,有些奇怪地開口道:
“那父皇為何說趙匡胤趕上了好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