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莊麵帶不解地說道:
“不付出傷亡,又怎麼可能拿下長安?”
長安又不是什麼普普通通的城池,而是任何勢力都會嚴防死守的超級大城、堅城。
劉秀嗬嗬一笑,指著金幕道:
“桓溫不是在極力招募關中各地豪強、知府、縣令嗎?”
“他應該是打算通過懷柔的手段將關中地區的力量化為己用,就可以用最小的傷亡,甚至不戰而屈人之兵解決前秦政權。”
劉莊思考片刻,搖頭道:
“兒臣覺得這樣不行。”
這位東漢太子很少用如此肯定的語氣說話。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前秦皇帝苻健坐在皇位上,表情和語氣都非常冷峻。
“各位,桓溫就在城外,這是大秦真正生死存亡之時。”
“告訴那些豪強大臣,他們想要什麼,朕都能給他們,隻要他們願意站在大秦朝廷這邊對抗桓溫!”
“再傳令下去,讓各地官吏軍隊堅壁清野,將所有百姓全部撤入城中,絕對不能給桓溫收獲糧草的機會!”
【在滅國危機麵前,苻健為首的前秦朝廷展現出了驚人的行動力。】
【與之相對,取得了藍田大勝的桓溫卻顯得格外瞻前顧後,顧慮重重。】
帥帳中,桓溫不斷地接見著來自關中各地家族的代表,做出各種許諾。
“立刻領兵前來,將來可以讓你們家主成為關中的刺史。”
“大晉不在意你們之前做了什麼,大晉隻在乎你們為大晉做了什麼。”
“對,長安唾手可得,本官現在需要的是能幫助本官兵不血刃平定關中其他地方的軍隊。”
【已經習慣了東晉內部鬥爭的桓溫有一種錯覺,他總以為所有東西都能通過政治妥協和交易得來。】
【但桓溫卻忘了,經曆了四十年戰亂的關中地區,無論氐人還是漢人都並不相信政治交易,隻相信手中的武器和戰場上的結果。】
桓溫駐軍灞上,對長安圍而不打,各種勸降,忙忙碌碌了差不多兩個月,卻毫無所得。
關中絕大部分的豪強依舊保持沉默,沒有一兵一卒前來和桓溫會合。
桓衝來到桓溫麵前,一臉憂慮地開口。
“不好了大哥,咱們的軍糧沒了呀!”
桓溫的軍糧是從荊州經過武關道運輸而來,道路漫長,消耗嚴重。
短時間作戰是沒問題,但桓溫已經打了三個多月,糧草自然支撐不下去了。
桓溫重重地哼了一聲,道:
“現在已經是秋天,咱們直接收割關中田地的糧食不就好了?”
出兵之前桓溫就已經考慮過這種事,做好了計劃。
桓衝表情發苦,無奈道:
“大哥,關中所有田地的糧食都已經被偽秦派人提前收割走了。”
“而且他們還把所有村子的百姓統統轉移到各種塢堡和城池中去,現在關中堅壁清野,咱們根本找不到糧食了!”
“什麼?”桓溫臉色大變。
直到此刻,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犯下了致命錯誤。
要麼猛攻長安,要麼提前收糧。
但桓溫的做法是——啥都沒做!
既不猛攻長安,也不提前搶收關中糧食。
如今缺乏糧草的東晉軍,麵對的是毫發無傷的堅城長安。
這還怎麼搞?
【在缺乏糧草的情況下,桓溫最終隻能撤軍。】
撤軍前,桓溫找來了王猛,懇切開口。
“王先生,你有大才,還請隨我南歸大晉。”
“我可以保舉你為大晉高官!”
王猛聞言表情有些古怪,看著桓溫道:
“明公難道不要長安了?”
桓溫搖頭道: